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佩培
[导读] 中职美术教学是学生培养美术素养,树立正确艺术意识的重要途径
        王佩培
        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浙江省永康市   321300
        摘要:中职美术教学是学生培养美术素养,树立正确艺术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新课程的改革,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中职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体系不仅引导中职美术教学向全面素质教育靠拢,而且对于美术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从中职美术教学现状以及人文精神特点等方面浅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引言
        美术不仅是社会世界物质的临摹更是与艺术相通的桥梁。蕴含人文意识的美术作品是不同时代和背景下人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现下的人文精神引导着美术的职业方向与职业需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美术职业意识,通过沉浸式和融入式人文精神学习,不断强化中职学生美术职业素养,增强职业竞争力。因此,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美术深层次需要的艺术动力。在实际中职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情况,本文浅析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部分措施。(学生的人文精神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  请老师在这方面涉及一下)
一、人文精神与中职美术教学的相互作用
(一)人文精神促进美术与社会连接
        美术作品是由学生的内在艺术意识以及客观社会环境的双向影响下所创造的实景性的结果,其往往多元化地展现了学生多维度的情感表达。人文精神是一个时代和经济背景下人们对尊严、自我价值实现的观念的表达,其不仅承接了已有的时代精神,更是现下社会背景下的人文实现状况。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建立相适宜的内在人文意识,并不断激励其养成更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从精神层次引导学生创造与社会实际相匹配的美术作品。(以及培养学生更健康更高尚的职业素养)
(二)美术推动人文精神的社会普及
        人文精神是人们对这个时代的理想人格的塑造,是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美术作为载体的优质人文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社会性的普及,人们通过网络、书籍等视觉化的实物了解并吸收了时代人文精神,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美术作品表达了人们应有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实现全民素质教育的方针策略。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培养最主要是通过以人文学科为主的人文知识教育体系进行教育实践。然而,人文精神对美术学科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需要从多角度出发。
(一) 美术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
        从教育源头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自身素养以及日常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显著的。

所以美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并以身作则以尊重、鼓励为主的人文教育方式将人文精神融入到美术教学中[1]。这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明确思想基准线从而形成健康的思想品质,为美术学生长远发展奠定人文基础。
(二)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赏鉴
        美术作品是时代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对中职美术学生的人文培养仅仅是使学生接受理论知识,那么这样的培养方式是单一且低效率的。只有引导学生将其理解、学习的人文精神表达出来才能够从中发现培养方式的不足。因此,在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时,可以组织学生对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不同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体现的社会人文精神[2]。引导学生发现美术作品中的人文底蕴,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探索欲望,更使学生对美术的艺术意识有进一步的认知,促进学生思想与社会人文融合,有利于学生后期的艺术创造以及人文情感表达。
        (三)美术课堂的转变及人文精神表达实践(请加入美术课堂教学与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我们是中职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美术的人体的结构透视与医学解剖的内容相挂钩)
        根据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美术教师应当改变死板且单一的教学方式,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适当地引导课程方向,让学生自发地从不同角度对美术内涵进行诠释,从而提升自我人文素养。除此之外,针对融入多学科、多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师应当实行美术理论与学生专业内容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如在进行人体组织或形体描绘教学时可结合医学人体结构剖析以及相关人体组织结构解剖图,从学生擅长的专业角度进行美术知识理论的关联教学,为中职学生营造更形象更客观的美术记忆点。在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对美术作品的人文情感认知为创造基础进行作品的临摹[3]。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从美术作品的各角度、各层次进行观察,理解作品中每个情景、每个眼神甚至是每个配色的情感表达。
(三)采用美术和人文精神交融的考核机制
        人文精神并不是一种仅存在于精神层面的意识,而是能够以美术作品为载体进行表达。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考核时,应当将作品表达的人文精神列入考核标准中。因为美术是一种学科的同时,更是一种情感艺术的表现形式,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创造时通常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和想法。中职美术教学不能只以美术创造能力作为评价标准,这往往无法促进学生长远发展,艺术是多元化的、非固定的,固定精准的美术技能技巧并无法生动地描绘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中职美术教学考核中,应当将人文精神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使学生明确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培养人文精神底蕴。
三、结语
        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丰富中职美术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其美术作品的创造,更能使其美术思想与社会人文接轨,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从课堂内外各方面进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1]张旭光.中职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7):93.
[2]李雅婷.浅谈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15):190.
[3]范沅沅.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分析[J].辽宁青年,2020(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