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夏敏 彭从霞
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广东省,清远市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而护理专业由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非常适合应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探讨一下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临床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临床学科;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100多年前诞生于美国,主要是借助案例,同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此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在于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考虑到中职护理专业临床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所以非常适合应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接下来,本文就来就具体的探讨一下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临床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实际生活和理论紧密的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内容,同时还要懂得用其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知能并重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期间,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技能,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当中明确指出:知识能够让人们客观了解到事物的真实一面,而能力是他们做完每项任务后所展现出的个性特点。尽管知识与能力属于两种概念,但是又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想要提高能力,那么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活动期间,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为此,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讲解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还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列举、评价案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以探讨案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造水平;利用模拟教学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此外,利用案例教学法,还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于学习更加具有动力,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当做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要贯彻于整个教学的始末,而且还要将教学和实际合理的融入到一起。
(三)启发诱导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在答疑解惑的过程当中全满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探索欲。学习属于脑力劳动,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所以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并要在学习期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和总结,以此深入掌握所学内容。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来促使学生去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而且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然后指出不足之处,并且也要指出他们的优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而便可全面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临床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导入
在还没有上课的时候,要先让学生了解案例,然后设置相关问题,顺势导入课堂教学知识点和具体的学习任务,以此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腹膜”的时候,学生要全面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腹膜和脏器间的关系。
教师在开讲之前,要举出一个实例:一位16岁的女病人,连续上网超过了16个小时,从而引发了上腹部刀割样持续性剧痛,并且还经常性的呕吐。经检查,体温以达到38.6℃,蜷曲位,脸色苍白,腹肌紧张,腹痛剧烈。最终证明患者患有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由于该患者正处于中职学生的年龄阶段,而且属于一种常见的患病现象,所以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可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比如(1)溃疡穿孔会合并腹膜炎,那么什么是腹膜和腹膜腔?男性的腹膜腔和女性的有什么区别?(2)若是胃穿孔,那么在实施胃手术的时候有没有必要穿过腹膜腔?(3)接受术后护理时,患者为什么要保持半卧位?通过上面的案例来导入所要讲解的课堂内容,并根据案例问题,要求学生研究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之间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为学生进行演示,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就能够获得问题结论。
(二) 课中应用
教师在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已打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如何对营养性缺铁贫血婴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可以导入一个常见病例,比如:某个13个月大的早产男婴,始终接受的是母乳喂养,每天只是吃很少的米粉。有一段时间母亲感到孩子不怎么活泼,脸色也比较差,经常哭闹,在医生进行完检查后,发现婴儿已患上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要通过多维铁进行医治。让学生进行分析:婴儿为何会出现贫血症状?如何评价婴儿的身体情况?护理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对婴儿进行护理?应怎样合理的服用铁剂?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带动课堂学习气氛,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围绕案例,来让学生对所安排的问题采取小组探讨,等完成之后,教师要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说出讨论结果,紧接着教师再针对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还可形成牢固的记忆。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同时进行案例扩展,并和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进而便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和技能。
(三) 课后应用
在一堂课结束以后,要根据当堂课的知识难点和重点,来有针对性的挑选案例,供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此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内容,并形成牢固的记忆。即教师在进行完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安排病例分析作业,以提高学生的问题研究水平。比如: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咳嗽、咳痰等症状,接受了医院的治疗。经家长的描述得知,起初是干咳,此后有痰,并且呼吸困难。经检查,体温达到了39℃,脉搏一分钟跳动145次,呼吸一分钟53次,面色灰白,精神不振,两肺具有细湿啰音,证明患上了支气管肺炎。作业安排:需要解决的首优护理问题?对婴儿需要做哪些护理?这种根据病例安排作业的方式,可以实现知识扩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够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结束语】在对中职护理专业临床学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除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外,还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为透彻,并且还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对中职护理专业临床学科进行教学期间,应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丽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2):154-155.
[2]崔文亮.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257.
[3]陈刚,俞宝明.“案例教学法”优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5):115.
[4]杨晓华,毕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2(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