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张曙光
[导读]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祖国及世界的风貌与所要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
        张曙光
        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化龙小学校,四川 广安  638550
        摘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祖国及世界的风貌与所要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此提出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      激发      反思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所学内容融入到生活中,最终为生活服务。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常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较贴近生活,那么教师应如何在繁杂的知识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轻松掌握知识呢?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来谈一谈。
    一要用心备好课。大家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如何用心备课呢?首先要备教材。针对一堂课的内容,先把教材熟记于心,包括正文内容、插图、活动内容、实践内容等。如何巧妙地将这些融入在一堂课中,还要考虑知识点的贯通,重点难点的突出与化解,使用何种教学方法,还有涉及到的教具,多媒体的灵活运用等。其次是备学生。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心理、不同层次等,以此准备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在教学中不枯燥乏味,又才能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要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毋容置疑,课堂是收获教学实效的主阵地,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表演是关键,学生的参与是根本,教学相长嘛。课堂上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呢?针对初中地理课而言,可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首先,课前利用幻灯片播放一些与知识有关而又新鲜有趣的画面,相当于热身。

其次,课堂上为了形象某些知识,可用图片、地图加以解析,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种族文化有关的知识,更是可以收集大量的资料图片加以印证,这样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内容。教师的讲解要生动有趣。这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也可海阔天空,引经据典,适当延伸,让学生知道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让他们对你产生兴趣,自然就对你的课有兴趣了,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教师除了具有专业语言外,还得风趣诙谐,教师才有亲和力。除了语言表述准确有力,不啰嗦,知识点清晰、重点突出外,还应注意批评学生不要伤其自尊心,否则他对你的课就不感兴趣,甚至根本不学,哪来的效果呢?同时,针对现在的初中生,多用鼓励的语言,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责备,也是课堂语言必须注意的。
    四要巧用多媒体。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课堂效果提升最直接的手段。有研究表明,普通人的视觉接收信息高达85%,而听觉、触觉接收的信息约占12.5%。可见视觉效果在课堂上也是显而易见的,结合多媒体的使用,地理教学的收效可发生质的改变。比如讲解《日本》这一章节时,讲授日本经济发达情况,无论你如何表达,不如用幻灯片播放日本有关经济发达状况,这样更直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里得重在一个“巧”字,选材要精准,用材适时得当,直观解决问题,收效颇丰。
    五要乐于反思。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历史上汉武帝就可坦诚的发布“罪己诏”,我们何尝不可反省自己的教学实效呢?这也是一位教师不断前行、完善自己的必备环节,具体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反思。比如,自我观察教学视频,反思哪些环节的把握、知识点的讲解不到位,时间把控是否得当,师生互动是否精准;也可通过学生了解,好、中、差生要兼顾,了解他们对课的适应情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节奏快慢等的反应;还可以通过示范课、公开课等形式向专家向同事请教。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初中地理课教学也是如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实效才是衡量我们方法是否得当的标尺,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