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重大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邵长銮
[导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产生的重大挑战,
        邵长銮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摘要: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产生的重大挑战,党中央统一决策部署的全民“抗疫”狙击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充分挖掘重大疫情应对场景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把重大疫情应对场景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针对在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做出贡献。
关键词:疫情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思想引导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标识码:A
1、引言
        疫情应对固然重要,但是疫情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容忽视。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关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关乎国家的疫情防控能否有效实施。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树立爱国思想。另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引导也是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容忽视。做好大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由于疫情的关系而无法在校进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就此进行研究,以促进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的进一步发展。
2、将重大疫情应对场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重大疫情应对场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
        在这场重大疫情应对场景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涌现出一系列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英雄人物,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应对场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生动最鲜活的现可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的三维核心价值认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
2.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重大疫情应对凝聚力量
        高校大学生是这场重大疫情防控的重要客体,利用重大疫情应对场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重大疫情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心,又可以引导大学生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中,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村委会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抗击重大疫情的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凝聚力量。
2.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重大疫情防控应对,可以结合此次重大疫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定位之前课程教育中存在的盲区,发现大学生观念素质能力中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覆盖盲区和补齐短板,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系统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疫情期间的案例以及学校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融入教学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
3、重大疫情场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一)线上融入:把重大疫情应对场景融入到网络思政中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应对期间,网络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疫情期间的重要作用。一是发挥网络新媒体工具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排查功能。及时向大学生推送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信息,教育大学生做好自我健康防护,动态监测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确保高校疫情防控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工具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暴露各种谣言以及负面事件,因此各高校要充分挖掘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应对场景中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提升舆论引导力水平,掌握对大学生宣传舆论的主导权。
        (二)课程融入: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是各大高校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要把重大疫情应对场景贯穿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构建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格局。要把重大疫情应对场景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找准课程的切合点,把专业课程教学与重大疫情应对场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同时要鼓励广大教师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
        (三)实践融入:把重大疫情场景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标准,要鼓励在家以及留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到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务当中。如参与到社区、村镇疫情防控的政策宣传和讲解、防控物质的发放、人员流动的登记、体温监测等疫情志愿服务中,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境界。
        (四)人文关怀: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这场疫情斗争中,不少大学生家庭受到影响,如不能外出务工、用人单位线下招聘暂停、企业停工停产、不少人需要封闭隔离等等,高校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注重从精神上、物质上对上述重点人员进行帮扶,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
三、 重大疫情应对场景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各行业都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感人事迹和英雄人物都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把这些在抗疫斗争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和英雄人物的场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抗击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汇聚力量。
(二)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极短时间内,上百支援鄂医疗队伍集结出征,无数医疗援助物质支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等方舱医院拔地而起,“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武汉大排查等等。这些伟大成就充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把这些疫情应对中生动案例场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坚定大学生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感和优越感具有重要意义。[3]
(三)增强大学生责任使命感
        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一个个体都承担起疫情防控期间相应的角色和责任,他们以高尚的道德和思想自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疫情防控贡献自身力量。把抗击疫情中普通人的奋斗场景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大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四)有助于建构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中国获得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帮助,对中国抗击疫情表示慰问和支持,为中国援助医疗物质。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爆发后,中国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其他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提供帮助,向世界推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为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理做出巨大贡献。把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场景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建构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温晓年,重大疫情应对场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理论研究,2020(4):11-13
[2]祝大勇,周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讲好重大疫情应对的几点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20(3):106-112
[3]张毅翔, 从自适、自觉到自为: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J], 思想教育研究,2020(3):28-32
作者简介:邵长銮(1997.12),男,汉,山东济宁,在校学生,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分享经济、国民经济核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