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师”历史大课堂背景下教材阅读的一些技巧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四运动〉一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蒋德勇
[导读] 互为师大课堂诞生于网络时代,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蒋德勇
        重庆外国语学校 重庆 400052
        摘要:互为师大课堂诞生于网络时代,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复读、辨读、练读、预读”为程序,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互为师大课堂背景,实现教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篇文章主要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四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探索了“互为师”历史大课堂背景下教材阅读的一些技巧,旨在寻找到促进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可靠途径,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阅读;技巧
        互为师大背景下,教师采取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落实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但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如何落实“互为师”教育理念,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仍然是一大难题。
        一、“互为师”历史大课堂背景下教材阅读教学现状
        “互为师”指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为老师,相互学习和成长。该理念与孔子所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落实“互为师”的理念,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同时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围绕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展开分析,我们可了解到: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法产生对课堂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发展。
        二、“互为师”历史大课堂背景下教材阅读教学策略
        (一)问题化教学,构建“自为师”课堂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想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就应该注重对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化教学成为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授课模式。在日常授课过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化教学策略,给学生预留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问题的空间,使得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五四运动”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得出答案: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并不强;北洋军阀政府实施的仍然是封建统治政策;在中国国土上,帝国主义可以享受到的特权有很多;中国仍未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将课堂部分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如此就彰显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
        (二)合作性学习,构建“互为师”课堂
        合作性学习策略指的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性历史课堂上,学生之间互为老师,可以达到一种取长补短的效果。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对合作性学习策略的应用。
        以上述提到的“五四运动”知识点教学为例:在完成了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落实“互为师”的理念,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之后,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确答案:“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都是“五四精神”的体现。
        (三)互动性教学,构建“导为师”课堂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对互动性学习策略的灵活应用,指导学生围绕知识点展开深入探索,并且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气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在“五四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然后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日常交流活动中,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导为师”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这一主题展开探索。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结束语:
        总之,互为师大课堂是目前教育者比较重视的一个课题,在“互为师”历史大课堂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借助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琼.读“新”法——论初中历史的教材阅读与融会贯通[J].东西南北,2019(22):214.
[2]薛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5):57-59.
[3]赵克强.更新观念·把握特点·改进教法──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石油教育,1995(06):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