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跃灿
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向学生输出各种理论知识,无形中造成填鸭式教学的局面,使得课堂气氛枯燥无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完全不需要自行思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模式僵化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由于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初高中衔接阶段的重要性,使得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独立个体,这不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也无法使学生构建起系统化的历史知识框架。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将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重视起来,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成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使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顺利,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明确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历史理论知识框架,以此来使学生的历史思维清晰明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师教授必修一“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部分内容作为切入点,然后逐渐为学生讲解中央集权的概念、地方分权的概念、以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在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专制皇权也得到了一定的有效提升。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专制皇权的加强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这部分教学内容梳理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明确的历史知识框架。而这种对历史知识框架的建立能力,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再比如,在教师教授必修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初中教材中“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这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逐渐向学生渗透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的建立过程、以及北美政权走向共和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清晰的了解到各阶段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有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熟练,从而大幅提升其历史知识水平。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事物感知能力,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避免紧握教材内容进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而是要在向学生讲解历史事件时加以史料佐证,以此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在提升其历史知识水平的同时,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比如,在教师教授必修三“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初中历史教学教材中对书法这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然后向学生逐渐渗透笔墨丹青、诗歌小说、梨园京曲等有关中国古代艺术瑰宝的教学内容。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情怀历史观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情怀观念,以此来加强对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师教授“中华民族的奋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初中教学内容中“洋务运动”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逐渐向学生讲解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等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清晰的了解到,在我国近代史上各个为了中华崛起而奋勇拼搏的革命家们,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念。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使历史教学充分发挥出其学科本身的实用性,就需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教学中来。比如,在教师教授“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初中教学内容中“美苏争霸”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逐渐引出高中相关历史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课本剧这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新演绎了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的形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几个重要的节点写在黑板上,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记忆。
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要想使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担任着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将历史教材教学内容有条理的记下来,但却无法提升其对历史事件的自我感知能力以及自我分析探究能力,无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其核心素养,也不利于其历史思维的形成。因此,到了高中历史教学阶段,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对于事件的独立分析能力,以此来加强对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利于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比如,在教师教授必修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将全部的教学重心都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上,更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体制上?”这一问题。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自主思考,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形成基础,有利于学生将这部分教学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衔接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举措。通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可以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历史事件及教材内容,有利于使学生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历史理论知识链以及系统化的历史理论知识框架。并且,通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自我感知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促使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历史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相.核心素养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J].教师,2020(25):97-98.
[2]寇曦文.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3]班淑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