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菊
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2
摘要:微课主要以视频的方式呈现,通过完整的视频展示而进行精彩的美术教育活动。微课以其流动性强、容量小、形象生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导用;微课;
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变革。本文针对微课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优化策略。
一、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以丰富的形式以及精简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注意力
“指向性弱”是以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虽然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较来说,小学美术课程对小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根本无法做到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全部都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传统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时间短暂。而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的应用则可以很好为教师提供支持与帮助,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制作一些播放时间在五到八分钟或八到十分钟的教学视频,并以学生们所喜欢的形式播放,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完成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微课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灵活生动
微课的使用,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表达效果。而且,微课的视频设计耗时比较短,一般可以控制在简短的几分钟之内,还能将教学内容和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外面世界的了解和学习以及其他地区民俗风情的学习都会变得十分困难。教材上的内容很难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具体、生动的知识,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性。微课的引入,可以使小学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集图片、声音、文字、语言于一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新的知识,并且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主性。
二、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有效应用措施
(一)微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小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而且现代科技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获取教学资源和信息渠道更加广泛,但是在美术课堂上常常以教师为教育主导,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形式不应该过于保守,但是当前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成绩过于看重,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情况。每一个学生拥有着不同的基础能力、领悟力以及生活经验,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用不尽相同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引导,当前很多教师往往按照教育目标进行量化判定,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理解性。
(二)“微课”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课堂导入”是走进课堂的第一步,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首要环节。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微课”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通过情境的创设丰富导入形式和内容,打造出符合学生兴趣的情景内容,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体会和感知教学内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微课拓展,放飞学生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相关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巧的讲解与传授之外,还需要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既帮助教师突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又能够帮助教师在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与想象力的发挥,使学生能够优美的美术长廊中尽情地翱翔。例如在进行立体贺卡的制作教学时,虽然小学美术课本中说明了立体贺卡的制作流程,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不能进行很好地理解;当然有的教师会选择使用投影进行演示教学,但这也使得学生只能够“依葫芦画瓢”,根本没有创意、新意。针对于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来教学,教师可以用微课视频将每一个详细的步骤展现出来,而此时教师也能够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使其能够牢固掌握制作要点,通过直观的展示与讲解使得学生的制作兴趣更浓,都跃跃欲试。
(四)构建愉快的美术教学情景及有探索欲的学习环境
大多数的美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生活当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当作是美术作品的基本素材。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美术教学情景,形成一个有探索欲的美术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进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生活,形成观察生活的眼睛,并且用心进行体验。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制作微课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美术重点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五)利用微课优势进行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小学其他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小学美术是一门具有极强直观性的课程,且通过美术学习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带去更为强烈的刺激,而同时微课也具有这一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图文并茂以及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法和视觉表现形式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审美感受[2]。例如在教学山水画的活动中,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我国著名山水画大师所做的画作以及其相关资料,例如近代山水画大师齐白石与其代表作品《虾》《蟹》《牵牛花》以及吴昌硕及其传世作品《天竹花卉》《紫藤图》《杏花图》等等,通过以上内容的播放不仅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计划走,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六)应用微课资源,因材施教引导
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微课是教学资源的载体,能够将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穿插到课堂引导中,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针对美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在美术教材中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素材进行指导,从而让美术知识不仅停留于课堂的基础引导中,还能够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因此,在教学的开展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素材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分析,录制一些与学生素质提升有关的微课,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并在探究中完善教学的素材。学生在教师的精准推送后,将更利于契合自己的人生发展的需求探究,并在结合教师推送的素材学习探究中获得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效的总体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打开传统思维的束缚,结合自身实际、教学要求进行“微课”功能的选择和应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更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对教师而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将“微课”同传统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也要借助“微课”,完成对自身的精准定位和查漏补缺,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质效。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探究小学美术“学导用”模式下的微课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1(06):99.
[2]吕雪勤.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105.
[3]王彩霞.探究小学美术“学导用”模式下的微课运用[J].教育界,2020(48):20-21.
[4]赖姗华.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上),2019(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