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教看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马欢
[导读]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马欢
        乌鲁木齐市第100中学 831400
        摘要: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一定的校园文化状况是和学校所在地的大的文化背景相牵连的。因而,校园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影响力并且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农村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文化建设;支教;重要性
        美术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术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勤俭节约,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注重实效。本人于2011年9月去沙雅支教,期间对沙雅县的第三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沙雅县三小暴露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
        (一)、现状
         以我支教的沙雅县第三小学为例,学校里盖了教学楼,教室里增添了崭新的课桌椅等。然而,许多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学校只重视“教书育人”,忽视环境、文化育人功能的现象十分普遍,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
(二)、不足
     在支教中我发现,美术课程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其中还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学校领导不能自觉建设和正确导向美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不深,成效不显著。
2、我所支教的学校部分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文化导向上的要求,教师队伍自身的问题亟需解决,如讲进取、讲奉献的风气淡薄了,无心施教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明显。
3、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缺乏文化风格,从支教时来看,虽然校舍都换上了新颜,但是在当地几乎所有的校舍都是统一规划的,校门以及校园道路、学生活动场所、国旗护栏等设施整齐划一,甚至外墙的粉刷颜色都完全一样,绿化美化也缺乏文化品位以及当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发挥不了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4、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支教时,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能很好的进行美术课本上的课程安排。例如,电脑美术、中国画等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有限,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购买绘画用具。所以一味的进行书本教育,根本不能使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真正的价值,更不必谈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二、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加强美术基础教育不论是对于师生、学校,还是美术相关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影响。
(一)、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小学基础教育,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认识文化,提高品位。使学生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学生就能够获得人文精神的感染,提高人文素养。
(二)、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之一,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校风及办学质量紧密联系。学校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意识、育人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能使每个学生都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

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鼓励更多人从事美术相关行业,弥补、改善农村的就业缺口,带动经济收入。同时给小学生接触美术的机会,使他们从小了解美术,喜爱美术。部分学生通过启蒙,日后有可能也会从事美术相关行业。因为比起文字语言、美术的绘画语言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并且更加直观使人容易理解。而且通过学生连结千家万户,释放出强大的引导和制约力量,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进而共同推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结合沙雅县第三小学的实际情况,实施美术校园文化建设
    以我支教的沙雅县三小为例,就并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沙雅县第三小学始建于1956年,位于沙雅县城托依堡南路,是沙雅县规模最大的一所汉族小学。这所小学拥有美术教师三名,其中受到过高等美术专业教育的有一名,学校有学生一千余人。有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50人左右。
(一)加强建设物质文化,美化校园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面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美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具体内容如下:(1)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2)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3)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4)厕所文化建设。(5)把校园长廊构筑成文化长廊。(6)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7)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家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使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功能溶为一体。
(二)加强建设课余文化,丰富校园生活
        1、为了完善教学条件,更好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针对学校没有独立美术教室的情况,我们积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将一件放置杂物的储藏室进行更新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自行粉刷墙面,组织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进行墙绘,并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筛选,把优秀作品进行墙面展示,通过共同劳动、创作,使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了他们的美术兴趣,整洁、鲜艳、五彩缤纷的美术教室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成为孩子们美术学习的乐园。
/2、、经常性开展美术活动。支教期间举行美术绘画比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举行国画、速写、简笔画、素描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另外,我们还举办了中外名画知识抢答比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对美术更加热爱,从而积极认真的去学习。此外还举办了版报、手抄报等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文化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实际、抓住重点
        农村小学美术校园文化建设应合理规划、量力而行。农村学校实施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争取到的资金一定要合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或者是再次改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力求少花钱,多办事,突出管理,注重实效,校园文化建设既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面子工程。反对一切在校园中超前消费、和一切不切实际的做法。
五、结 论
        美术是对生活的描绘、对生活的美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审美性。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丰富童趣的同时又进行技法技能的训练,促进小学生能够对绘画技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一条道路。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人格更为完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文化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