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虎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第二中学551700
摘要:英语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阐述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换言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核心英语素养技能。然而,在实际阅读教育中,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忽视了本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挑战仅限于文本中的浅层信息处理,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本文结合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要求,探讨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几种途径,进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深层研读
引言
阅读需要很强的综合学习能力。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只能掌握表面意思。理解的基础是断言词的解释和句子的语法,学生能够获得的信息是:构造一个简单的段落意思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深刻的理解,也没有深入挖掘文章的含义。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意味着学生缺乏必要的思维能力,处理文章信息变得笨拙,甚至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能顺利掌握表面含义。为应对这些挑战,教育工作者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改革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索课文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英语阅读综合素质。思维质量反映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是衡量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索思维品质的含义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培养思维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突破口。《2017年课程标准》对英语科目的思维品质定义如下:“思维素质是指在逻辑、批判和创新方面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思维素质反映了教育核心素养的心理特征。通过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通过活动产生的表面理解侧重于文本信息,深度阅读打开思维。
二、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哪些思维能力
2.1深刻性思维
英语阅读思维深度是指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思维深度和思维水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深入挖掘知识,同时挖掘表面知识。传统的高中英语教育需要特定的教育任务。每节课只需要45分钟,学生的疑惑没有深入的解决,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刻发展。因此,教师应作为引导,将课堂主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深入挖掘知识。
2.2灵活的思维
由于英语作为外语具有内在的多样性,教师应采用开放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用发展的视角,多角度分析文章的内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英语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为了让学生跟上英语的潮流,需要脱离书本知识,打破常规,灵活运用英语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解决英语阅读问题。出现的问题是压倒性的。在英语阅读课程中,学生能够建立并灵活运用英语思维能力,从而在提出英语阅读问题时能够清晰地总结、区分和推理阅读答案,灵活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推理能力。
2.3创造性思维
高中英语是一门多元化的课程,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由于高中生想要精通英语文章,教师需要通过开放式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民族礼仪和习俗,从英语国家作为国际语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场景入手,通过想象打破传统知识框架,鼓励学生多角度不同思考,从新颖独特的角度和更深层次上延续文章内容,去探索,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理解,通过理解文章的思想形成创造性思维。
三、核心素养概念下的英语思维品质与教师提问
学生的认知可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
根据这六个认知层次,教师的题型分为六个对应的层次,每个层次都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创造合适的答案。每个级别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能力。教师的提问能力影响学生对英语文本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以及写作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参考问题类型从浅到深、记忆和理解问题的六个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总结文章的主要思想,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使用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和应用所学语言和文本内容,深入分析文本,形成新的感知。创造问题,引导学生判断作者在文本和价值观中所传达的情感态度,学习如何处理、交流和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新作品。
3.1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外语教学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交流和系统应对。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英语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突破思维局限,在演讲和讨论中激发批判性思维,在角色扮演中发挥想象力。例如,Duty Unit 5 Nelson Mandela(现代英雄)就是指南非英雄曼德拉的一些行动。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我心中的英雄”的讲座,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英雄的看法。另一个例子是强制性的2 Unit 4 野生动物保护。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穿越时空的地毯上与动物交谈的经历。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理解这篇文章。教师还将负责向学生展示可能的阅读技巧、绘制思维导图、猜测单词的含义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高中英语必修课《Unit 4 Earthquakes》一文描述了唐山地震前后的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清晰的思维导图,展示地震发生的全过程。总之,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英语教学的价值。
3.2加强课程指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尤其是思维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育也不例外。批判性思维是英语核心素养的一部分,需要更多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批判性思维问题设计涉及文本的多个层次,包括文章作者想表达什么,文章的目标读者是谁,文章的重点是什么。作者描述的文章的语气(讽刺、反思、公式.),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以及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因此,高中英语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阅读简单的文章,更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表达中。在阅读教育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和其他文字材料供学生参考,或推荐深度合适、逻辑清晰、语言优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和这些技巧。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这些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语言表达中,最终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只有通过逐层深入阅读,才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3建立有效的问题,深化思考
片面的阅读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学会把握阅读的本质,相互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不仅要抓住机会,还要注意问题的质量。那么如何设置一个有效的问题呢?在提问时间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介绍链接、文章导航链接、阅读后思考链接中,通过几个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设置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可以帮助学生提问的问题。如果在课前走介绍环节,此时老师设置的题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题目设置不要太难,最好确保与正在阅读的内容相匹配。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育中,学生不仅要注重阅读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当前的热点,结合所学知识,不要问学生过于复杂或偏颇的问题,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英语阅读理解是一门开放式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快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园.基于高阶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J].英语教师,2020,20(11):51-55.
[2]田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5):105-106.
[3]周奇志.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