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媛媛
[导读] 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故事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李媛媛
        虹桥第二小学校  
        摘要: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故事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故事教学

        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故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习得语言,建立初步的英语思维,从而更好的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下面我以pep三年级下册story time一课为例,细致剖析如何在本课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故事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激趣导图,发散思维
        一般来说,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多与前面的课文有着密切联系,我比较喜欢先播放一首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歌曲,与学生共同演唱,这样可以迅速的将学生带到英语的情景和氛围中。接下来,我会习惯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从标题入手,猜测故事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接下来,我会以”What” “Where” “When” “Why” “How” 等进行引导提问。在本课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唱fruit song,通过歌曲热身,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被快速点燃,从而导入新课。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继续提问: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有悬念,不要直接公布答案,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进行看图猜测,然后再观看动画进行回答。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人物和梗概大意。再通过选择问答等形式回答如下问题:How much the dinner cost? Circle Zoom’s favourite food and drink. Can Zoom pack the leftovers in this restaurant?再再次感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文本内容,通过层层剖析,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故事文本内容,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更好的铺垫。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因为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学校接触英语的时间相对较短。有的孩子却接触英语启蒙较早,可能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在故事教学中,有些词汇和句型都是前面课文当中学过的,所以教师可以在此处提问学弱生,让他们能够顺利的读出来,并且找到自己的角色,并能参与到后面的小组合作表演中。这样,他们能够建立初步的学习自信,增强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的往往是优等生,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句子和词汇,教师可以充分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甚至可以让他们与学弱生形成帮扶小组。在语言输出方面,教师可以把更多的发言机会让给中等生,让他们可以更好的作用一些日常购物用语和所学新句型。接下来,就是听录音、看视频,模仿故事对话,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表演对话。此环节教师可以放手,让优等生大显身手,让他们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交流、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等都会有显著的提升。总之,在这里教师要充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需要学习的魅力,感受故事的美好,能够在快乐学习中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阅读方法。
        三、基于绘图,发展技能。
        绘本故事的设计必不可少的缺不了图片和插图等。这些图片一般都比较醒目易懂,只有少量的文字。而且图片对低年级孩子有些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图片入手,深入挖掘图片背后的文字和意义。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逻辑性和关键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重难点。比如图片中有点餐的句型I want some chicken and a hot dog.等,有的孩子即使不认识单词,但是通过观看图片中的食物图片,也能很容易的理解句子意思了。最后一幅图中的doggy bag,please!也很容易通过Zoom和Zip的表情知晓。所以说,认真和准确读图可以有效的降低绘本的难度,能够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故事发展的线索。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从图片入手,训练学生读图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品质。
        四、基于情感,启迪心灵。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知识上,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本课的故事结尾,Zoom想要打包剩的食物,但我们都知道,在吃自助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勤拿少取,不能浪费粮食。因此,在此处,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小熊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你应该怎么做?让学生站在人物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情感共鸣和升华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五、基于主干、添枝加叶。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是为了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故事教学后,教师一般会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但有的故事内容较少,话语不多,学生们可能每人说一句都不够,演起来毫无生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依托本课对话情景,添加语言、表情和动作,如加入购物语言;或者想象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续写故事。如果你是餐馆服务员,接下来你会继续说些什么呢?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当引导员的身份,老师要鼓励学生合理展开想象,尽可能的调动他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语言。
        总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积极的为学生寻找一些好文章,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书目,将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与学生共享。充分关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助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