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英
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生物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重点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质疑,自主探究生物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索生物领域,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效果。启发式教学是人类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获得良好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核心,发展主线,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有效运用
前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启发式教学逐渐被任课教师们所重视和关注。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要想有效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就需要教师将生物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具体知识,再将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要作用就体现在这两个转化过程中。所以,教师要深入探索启发式教学,并且进行多次实践,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以此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通过直观启发学生
高中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实验性的课程。教师在开展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体会到生物实验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教学“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具有直观性的实验去启发学生。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课堂实验,这个实验开展的目地就是让学生通过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正确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量,以此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在实验开展初期,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如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等,让学生将细胞装片放到显微镜的置物台上,用压片夹好。之后,调好显微镜,在低倍显微镜下对装片进行观察,从而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然后,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的仔细观察。随后,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简单的细胞图片。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启发学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能灵活的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二、借助问题启发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思维逻辑,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重新进行教材组织。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设计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回答。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深刻讨论,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生物知识,从而对生物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因此,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是启发式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例如:在教学“DNA主要的遗传物质”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以下设计:首先,根据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进行推理和猜测,遗传物质具有哪些特点?第二,从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角度分析,,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哪些结构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一直保持稳定?并且还具有连续性;第三,从染色体的组成角度出发,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两者都具有遗传功能吗?通过这些问题,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入到课堂中,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实验结论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结论。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还能充分了解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让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
三、利用情景启发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的背景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产生背景,将学生引入到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智力活动,以此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发展得到同步进行。此外,情景启发是当前生物教学中体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景启发学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例如:在教学“人类遗传病”的生物课程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针对人类遗传病进行调查,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意义,讨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教室可以根据教材目标,将生物知识点的历史背景讲述给学生,如“侏儒症的印记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的早期哺乳动物,实质上,印迹意味着在人类基因组的一些位点(总共约有100个基因),DNA的表现方式取决于双亲中哪一位将其传递给后代。意大利都灵大学儿科学家Giovanni Battista Ferrero学家曾表明,这是科学领域的一大挑战。”教师在讲述知识背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推理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他重点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四、采用比较启发学生
比较启发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启发学生识别生物知识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同处。这种比较方式包括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叠合关系的比较,刺激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将生物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同时还能让学生将新的生物知识记忆的请假清晰,防止知识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而辨别的知识点有很多。
例如:在开展“生物进化论”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对动物化石的比较、脊椎动物和人类胚胎的异同比较,能充分证明生物进化的理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清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变化和更新。启发式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式,并且当前很多任课教师都已经运用其进行有效教学。但是,要想有效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就需要教师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武文广. 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学苑教育,2021,(09):21-22.
[2]勉海林. 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47-48.
[3]罗凤芳. 应用研究,启发教学——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 高考,2020,(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