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在我国控烟行动的大环境下, “人机料法环”精益物流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以全面精益物流为重点,以降本增效为抓手,扎实推进精益管理,实现以资源配置的精益优化创造出最大价值。[1]
关键词:人机料法环、精益物流、烟草物流
精益物流通过协同共享、模式创新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和技术,实现卷烟在途、购进、仓储、分拣、配送、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式。本课题从“人、机、料、法、环”五维度对某某烟草物流中心展开精益物流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
本课题首先从“人、机、料、法、环”五维度进行市场调研。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设计和发放。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项目组发现在人机料法环的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人的问题
1、缺乏精益工具操作技能。部分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会使用精益管理工具,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进行问题判断。
2、精益培训不够。有针对性的专业专项的培训较少,无法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机的问题
1、设备管理乱。对设备管理采用的是粗放管理方式,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只有使用人了解,而没有做好设备的造册汇总记录工作。
2、维保体系杂。对物流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维修和保养往往自成体系,对设备的维保记录也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
3、监控不到位。缺乏设备自动监控体系,无法实时监控和常态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三)料的问题
1、物料管控不够严。物料管理员对物料的保管只停留在基础的管的层面,缺少统筹的思维。物料从采购或者生产之后对其管理基本停留在物料管理员一层,上一级对物料基本不了解。
2、成本分解不够细。物流费用指标的解释及计算方法还没有细化、完善。制定成本明细时,对成本的分析只停留在简单的面上数据,缺少更具体的详细分析。
(四)法的问题
1、方法标准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精益管理标准体系,不同部门之间往往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2、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和柔性不高。配送中心在卸货、入库堆垛、备货、补货、装车等多个环节人工操作所占比例较大,工艺流程基本属于半自动化水准,能基本满足目前的配送需求。
(五)环的问题
1、系统环境不统一。部门各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虽然已建立初级联动平台,没但有真正实现信息整合与沟通。
2、现场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效果与先进单位相比仍有差距,管理者对 6S 管理理解不全面,员工对现场6S执行不到位。
二、调研结论
通过对不同维度的调研,我们发现导致精益物流信息传达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化程度较低
项目组在对内外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后发现,该物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较落后,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经营平台单一、管理功能薄弱,子系统独立、存在信息孤岛,操作系统繁冗、智能化程度地,维护成本高、可操作性差,物流资源缺乏高效调度。这使得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效果与价值大大折扣。
(二)作业流程不规范,作业要求不一致
由于缺乏有关物流作业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导致作业操作存在流程不规范、要求不一致的问题,以至于公司物流流程和作业规程执行力较弱。
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岗位工作内容发生变动,却没有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指导;新设备操作规程、保养制度不全面,导致工作过程无章可依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阻碍了管理水平的发展。
(三)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素质水平较低
由于精益物流在公司实施时间不长,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其了解仅限于概念层面。而物流中心作为公司最大部门之一,具有人员多、素质低、年龄大、结构单一的特点,物流队伍逐步趋于大龄化,对新兴事物的接收与理解能力较弱;物流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大,从学历上看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要使精益物流工作有效开展,提高人员精益物流意识和精准化操作能力是关键。
(四)物流运作效率低下
为适应现代烟草物流管理的发展,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对物流设备与设施的投入,但这些对设备与设施的投入并未取得理想的产出。
一些设备设施的运维成本较高;某些资源存在一定的闲置与等待情况,未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一些花费了巨额投资的设备设施的数字化程度还很低,卷烟的出入库与盘点工作还需要依靠较多的人工,未能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措施方案
本课题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益管理思想来解决以上问题。以五个精准运营为抓手,全面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一)全系统精准运营
在已有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区块链具有时间戳和防篡改功能,提供完整的、唯一的数据来源的优点,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追溯体系,实现全程化的追踪管理,提高快速响应能力。
(二)全环节智能感知
借助系统标识和智能感知技术获得设备状态信息,通过对自动设备运行全过程信息的采集和有效分析,优化运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物流作业设备的高可靠运转。
(三)全过程费用管控
建立健全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定期编制物流费用报表,开展费用分析。包括物流成本指标分析、物流效率指标分析、物流效益指标分析、费用水平及费用率水平分析、物流对标指标分析和物流作业成本法分析等内容。
(四)全区域智慧配送
由于该烟草公司卷烟物流配送实际运作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情况较为复杂,为使线路优化改进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组针对现实问题展开了一定的数学抽象及简化,确定优化总目标为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全人员精益管理
鼓励青年员工积极考取QC诊断师资格,建立和扩充物流精益内训师队伍,分部门培养精益改善骨干。定期安排精益理念、精益工具和改善案例方面的培训,编制精益内训案例和视频,推广员工一点课,强化目标引领和考核激励,形成 “人人都是精益主体”的队伍素养。
四、提升效果
(一)优化线路,运行效率再提升
针对配送过程缺乏操作规范,以课题项目带动工作创新,对全域配送线路进行跨区域配送再整合。全域配送线路数量下降42%。
(二)细化成本单元,物流成本再降低
通过制定物流车辆管理制度,物流总成本控制在3250万元,单箱物流费用140 元/箱以下、单箱物流费用率0.86%、物流费用占三项费用比率7.4%、人均物流配送效率1250箱/人、库存周转率28次、卷烟破损率0.04%。全部低于平均水平。
(三)精准运营,物流实现全程可追溯
通过建立追溯体系,从原来的“多批次出库”到 “实时出库”,订单生成12分钟后即可进行分拣,从“当日订单、隔日送货”优化为“当日订单、核心范围当日送货、广域范围次日送货”,全市平均配送服务响应时间由48小时压缩至24小时内,降低零售客户的资金占用成本,提高客我双赢效益。
(四)人员精细管理,队伍素质再提升
目前该物流中心具有QC诊断师资格证的人员若干,物流师证书的人员若干,精益管理师证书的人员若干。围绕目标引领和考核激励,形成了“人人都是精益主体”的队伍素养。围绕行业物流师技能鉴定四、五级考试进行准备,当年鉴定通过率达到60%以上。
(五)精到服务,客户服务水平再提升
通过物流中心全体员工努力,树立了“人人都是精益主体”的工作理念,搭建了智慧型精益物流平台,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工作氛围。通过电话调研、入户调研、座谈等方法了解客户真实需求,达到客户满意度99.9%,物流队伍水平和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1] 武朝辉. 如何实现供应链下现代化经济流通卷烟精益物流[J].中国储运,2021(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