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利
山东省招远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内容摘要]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呼唤每一位技校教师着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技校高效课堂的建构,还有助于技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外出学习:与时俱进提升信息化能力;校内培训:按需选题提升信息化能力;榜样引领:师徒结对提升信息化能力和实践创新:学用结合提升信息化能力”四个方面,详细论述“3+1”模式下提升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 “3+1”模式;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技校课堂教学的融合愈发紧密。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技校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夯实重点、突破难点、分析学情以及补齐短板等,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如果每一位技校教师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在提升技校课堂教学效益与发展技校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信息化2.0时代,呼唤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3+1”模式,其中的“3”,一是指选派技校教师参加校外信息化专题培训,二是指组织技校教师参加校内信息化专题培训,三是指让一些信息化能力较强的教师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其中的“1”,则是指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习、运用信息化技术。下面笔者将详细论述“3+1”模式下,提升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外出学习:与时俱进提升信息化能力
闭关锁国,必定会让一个国家“固步自封”“自毁前程”。对于一所技校而言,亦如是。技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而为了与时俱进地提升技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走出去”,即外出参加各种信息化专题培训。
比如说,每年、每学期,技校教师可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前往一些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实地考察、走访学习。相比于一些高大上的理论培训而言,这种接地气的实地考察,更加有助于提升技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地考察、走访学习,不仅能够让技校教师领略到信息技术在建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方面的显著作用,还能够让教师借鉴、学习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
当然,技校选派所有教师外出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选派外出培训教师时,一定要精挑细选,真正选择一些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功底扎实,具有潜力的教师外出学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功底扎实、具有潜力的教师能够取到“真经”。
二、校内培训:按需选题提升信息化能力
校内培训,是技校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为了着力提升校内培训的实效性,学校一定要在选择校内培训的主题方面多花心思,真正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选择校内信息化培训的主题。因此,在确定校内培训主题之前,学校首先要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
比如说,在开展校内培训之前,学校首先可以通过钉钉工作群对全体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升需求。紧接着,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梳理与分析,脉络清晰地梳理出一些共性的问题。之后,以这些共性问题为焦点,就可以确定教师校内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的主题。因为校内培训的主题、内容符合技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所以技校教师在参加校内培训时,更加积极主动。
除此之外,在配备新的教学设备、安装新的教学软件之后,学校也应该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校内专题培训,借此提升教师运用教学新设备、新软件的能力。
三、榜样引领:师徒结对提升信息化能力
校外培训也好,校内培训也罢,仅仅能够帮助技校教师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事实上,对于每一位技校教师而言,个性化的问题才是制约他们信息化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帮助技校教师解决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师徒结对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比如说,学校可以在全面、深入、细致了解每一位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前提下,鼓励教师结对帮扶,即让一些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与一些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的教师结对。这样以来,当这些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各种问题时,他们就可以及时请教“师傅”,逐渐突破制约自身信息化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更好地发挥师徒结对在提升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方面的作用,学校应该对师徒结对的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在教师个人年终考核成绩中酌情予以加分。
显然,榜样引领,不仅可以对提升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起到示范作用,还能够对提升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起到推动作用。
四、实践创新:学用结合提升信息化能力
实践出真知。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同样也离不开实践。因此,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实践创新的舞台,让每一位教师立足实践创新舞台,学用信息技术,据此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比如说,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等,为全体教师搭建学用信息技术的舞台。或者说,学校可以“以赛促学”,即通过各种比赛活动,促进技校教师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每一位教师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此为契机,技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正就是可以实现“质”的提升吗?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将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纳入教师日常考核之中,或通过推门听课,或通过在线考试等方式,督促与引领技校教师自觉主动的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技校课堂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倘若技校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那么,他们就无法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就会每况愈下。因此,每一位家校教师必须要立足于“3+1”模式,与时俱进、自觉主动、理实结合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据此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建构技校高效课堂与发展技校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穆伟明.技工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职业,2018,(05):70-71.
2.李顺发.技工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