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虹娜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小学,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云端教育”应运而生。受疫情影响,教师变身“主播”在“家”上起了网课,原本演独角戏的教师有了新的教育合伙人——“家长”,家长们纷纷参于到了上“网课”的行列中。“家”变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舞台。
关键词:云端教育;家庭教育;艺术审美
“家”是什么?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动乱时,“家”是一汪平静的清泉,又是一座精神的圣殿。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归西时,家是驶向彼岸的船,是通往来世的港湾。
一、“家”是有温度的
家是什么?在我看来“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美国女作家白涅德夫人的作品《小公主》中,对家是这样解释的:萨拉:“校长,我认为这里并不是我的家,虽然有我的容身之处。家,应该是一个有温暖的地方啊!”是的,家是有温度的。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来临时,来自国家、社会、小家庭各个层面的人们彼此感受到了“家”的温度。
1、大“家”如火如荼抗疫情
“家”是室内24℃下一线医护人员、专家学者、后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牺牲,是室外0℃下社区人员、志愿工作者们忙前忙后的辛苦付出,是我们从“国家”那里感受到的“37℃”妈妈的温度。
2小“家”温故知新云课堂
“家”是什么?家是和谐,家是静谧,家是惬意……家啊,是一个理解、奉献、思念、呵护、圣洁、宽容、接纳、和谐的始发地。家是父母相爱的温度,家是孩子们欢声笑语随音乐律动的温度,家是画笔描绘美好生活的温度、家是尊老爱幼德育的温度、家是书声琅琅学习的温度 ,“家”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保温箱”。
二、“家”是有形态的
家是圆形。如果说“家”要用一个形状来表示的话,我想它应该是圆形的。所谓“万物归宗”,一切事情都是能够找到找到源头与相似之处。如果把“宗”也定义成一个形状的话,我想它也是一个“圆”。“家”与“学”的“宗”就是“冖”。它就像一个“能量传送环”,把来自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的爱传输给每一位“学生”,使孩子们在“家”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在“家”的滋润下完美蜕变。“学”吸收“家”的“能量”变成了“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反之,各种“家”学有所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各自的“小家庭”。
三、“家”是有色彩的
“家”是“学”的港湾,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各年龄学段的学生只能在家中进行网络学习,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被疫情所牵动,家庭美育则成为了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助手,艺术审美教育充满着欢乐与色彩。“家”的温度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着充足的养料,为他们的人生描绘着五彩斑斓的底色。在“家”的滋养下。他们将竞相绽放出“美”的花朵。
网课与教室内教学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面对面授课,很多的教学活动无法完成,只能通过电脑、电子设备前完成。如此,“家庭氛围”、“家长”、“家庭教育”就成为了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战场”。所以轻松愉快、五颜六色的“家” 为“学”保驾护航,成为云端美育的“快乐大本营”。
1、“家”是创作之笔,“色”彩斑斓
审美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三个要素既有顺序性,也是三位一体。感受美、发现美同属对美的感知,两者横纵交错。感受美和发现美通常是同时发生的,或是或多或少相互参杂。在学校审美教育中,同学们累计了足够多对美的感知,当然创造美也可以是积极主动的。然而受疫情的影响,孩子们宅在家中,很多孩子离开了老师仿佛忘却了如何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其实“美”就在身边、在“家”中。家人的欢声笑语是“美”、教师学生线上线下授课互动是“美”、用画笔为抗疫英雄祝福是“美”、用歌声为武汉加油亦是“美”。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受疫情影响,教师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即“审美媒介”发生了改变,全社会宅在家中。“家”就成为了唯一的媒介。然而,“家”是有色彩的。“家”既是一个空间,也是一个意境。宅在“家”中,任何一个物品、一个声音、一个画面、一件衣服、一件小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以作为“审美媒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家”创造出色彩斑斓的“美”。
2、“家”是人生之笔,诸“色”人等
审美教育是人性的教育,而当代教育侧重于知识、技术的教育,违背了教育的本性。审美教育对弥补当代教育之不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受疫情影响,“家”成为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从汉字字源上来说,“教”是从“孝”的本义引申和转义而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本身就离不开“家”,教师如何带领家长进行审美教育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位小小“艺术家”的诞生,是“艺术”与“家”的碰撞出的华“美”乐章,是审美教育与家庭教育勾勒出的盛世“美”颜。“家”就像马良之笔,为孩子们勾画出不同的人生色彩。
3、“家”是情感之笔,绘声绘“色”
审美教育的特点是“以情感人” 、“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其主要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审美教育则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采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以达到陶冶人的情操,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总而言之,“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欢乐的海洋、“家”是承载正能量的传送带。在这里,“家”仅仅是一个空间。是我们肆意表达喜、怒、哀、乐的大本营。教师作为“家校”共育的粘合剂,充当着“快乐发起者”、“欢乐创造员”的角色。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不仅能让自己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还能让学生带动其家人一同参与到“欢乐大作战”中。云端美育下的“空中课堂”是艺术教育的一大突破,也是审美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起点。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威高花园73号603常虹娜收
手机:1596559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