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401331
摘要: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甚至引起命案,这说明该问题在目前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或者说措施还不到位,本文基于在学生管理中发生的学生受骗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从学生的日常教育、家校联动、法制教育和课余生活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防骗;学生管理;对策建议
1 引言
常见的受骗大多发生在校外,因为校外人际关系复杂,消费也相对学校较高,是大多数不法分子所青睐的。受骗的对象以大学生居多,因为大学生有相对宽裕的经济且对事物的辨识能力弱。同时大学生从众心理特别明显,主见性低,易受旁人的影响,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有待提高。
2 大学生受骗案例
2020年11月24日下午1点半左右,我班同学在重庆某商圈逛街时被一位声称免费送蓝牙耳机的陌生女子拉进一家名叫重庆XX手机智慧生活馆的手机店,要求签字确认后才能领取。等该同学签字后又来一位男士给她介绍店里产品都可以免费领取,该同学当时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便留下来听对方介绍产品,销售员说只需要耽误五分钟左右,同时要求看该同学支付宝信用积分有没有600以上和支付宝账单,然后要求该同学下载分期乐和爱购商城才能领取,当时该同学表示不想要并且想走了,可是对方并不让该同学离开并且说已经给她在爱购商城购买了一个会员,要求该同学用分期乐给他提现转款,当时该同学说不过对方无奈留下来,然后手机被对方拿走并在分期乐借走4600元加上3年的利息一共6700多元。得知此事后当晚随即带领学生去了该店,在警方的协助下,成功追回所有金额。
3 受骗原因分析
一是人际技能不够。学生刚进入大学,远离了家乡和小伙伴开始接触来自各省市的同学,仅我所带班级中学生就有来自重庆市巫山县、城口县、开州区、潼南区、梁平区等多个区县的,甚至还有外省的同学。该同学平时和同学之间交流比较少,大多数是自己一个人活动,缺乏相应的警觉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法律意识薄弱。上述案例中如果学生有足够的法律意识,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就能避免受骗,大多数人也正是利用这一心理抓住了学生的命脉成功骗取学生的钱财。学生平常对法律方面的知识关注不够,在关键时刻不能把握其中的利害关系。
三是家庭教育缺乏。上述案例也反映出学生的一个性格特点:胆怯、内向。这和家庭教育分不开,说明该生平时和父母沟通交流很少甚至是没有沟通,真正遇到事情后自己又不能妥善处理。家庭教育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关键环节,一旦这个关口没守好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4 大学生防骗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告诫同学们不要贪图小便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多人之所以被骗,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贪欲,在利益的诱惑前,我们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透过现象看本质,心里要明确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做的和你得到的是否成正比。除了通过日常的警示教育外,还应该借助新媒体等工具扩大宣传面,力争做到覆盖到每一位同学,每一间宿舍,每一个班级,从源头杜绝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是加强家校联动。时常和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自制力大多都比较差,容易受人糊弄,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关心学生在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难。保持一周和家长沟通一次的频率,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跟进,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从侧面询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大多数同学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在日常班会中,要适时地融入法律知识,不局限于法律科普讲座等形式,把法律知识纳入拓展素质学分的管理中,从制度上保证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能持续深入。
四是不定期摸排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状态。有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去做兼职挣点零花钱,凡事要扣押身份证、交保证金之类的兼职一律不要去;多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创造勤工助学岗位缓解经济上的困难,同时利用好学校的“大师工作室”、“工坊”等为同学们学习技能的条件;把“众创空间”入驻的基本条件等传达到每一个同学,让想创业的同学能有一片天地。总之要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有事做且做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网络防骗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 吴方,季万全,卞振平. 教育现代化. 2018(46)
[2]思政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反诈意识的培养[J]. 严舒平. 才智. 2021(05)
[3]加强安全教育 有效防范大学生诈骗案件[J]. 卜坤明. 亚太教育. 2015(24)
[4]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避险能力[J]. 潘央央,励业,马莉卿. 商. 2015(05)
[5]当代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研究[J]. 汤淇,赵欣欣. 教育现代化. 2017(30)
作者简介:李创(1994—),男,汉族,重庆开州,思想政治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401331,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