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5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伟大日子。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化,在数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顽强而又坚韧地生存下来,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思想精华汇聚成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不断繁衍生存、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名族数千年文明历程中多次浴火重生、发扬光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闭幕不久,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概念。在次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中国梦。在后来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阐述中国梦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提出中国梦,阐释中国梦,表达了新一届中央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以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寻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所积淀的革命精神的升华,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凝结。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不同的时期,中国梦有不同的内涵。100多年前,中国梦解决“挨打”的问题,这个梦以通过革命得以实现;60多年前,中国梦面对“挨饿”的问题,这个梦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得以实现;现在,中国要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正是有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这也让中国的老百姓更安定,更富足,更有信心。昨天的梦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今天的梦想,到明天就变成了现实。现在的中国梦有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本论文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讨论。
其一,从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的维度。
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个问题,从何谈起?从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谈起。为什么要谈复兴,就是因为它过去兴过。如果过去就没有兴过,它就不存在一个复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很长的时间内,曾经领导世界发展潮流,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15世纪起,走向世界的西欧与封闭的东方便拉开了差距。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后,仍停留在农业经济状态的中国完全陷入落后挨打的窘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了28年时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明确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族共和国的纲领,随后迅即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民族独立,这是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强国梦想的一个历史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终于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非横空出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奠基之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二,从民族、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维度。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新的历史征途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上升为整个国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共识,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内涵的提升,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和价值观认同的扩展与升华。习近平曾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来造福。从原来强调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发展到强调中国梦是人民梦,中国梦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用习近平的原话就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强国梦”到“人民的梦”,从以国家为主体到以人民为梦想的主体,此以跨越,无论从文理逻辑的完善上,还是从地缘政治和外交层面,都意义重大。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其三,从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维度。
中国梦和美国梦分别是中美两国的国家梦想。中国梦起源于儒家提出的构建“大同社会”的理想,而美国梦则起源于欧洲早期赴美洲大陆淘金的移民,他们将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带到美国。但是两者在背景、内涵、价值观、依靠力量、实现途径、发展趋势、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梦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滋养,而美国梦主要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启蒙文化。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的内涵在广义上指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狭义上指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中国梦强调集体主义,美国梦信奉个人主义。中国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和平发展,而美国梦则依靠对外扩张、掠夺、战争来达到目的,走霸权主义道路。但两者也有一些相同点。两种梦都是出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实现梦都需要努力工作、踏实苦干,以国家的强大作为后盾。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美国梦的经验教训给了中国梦很多启示。当下美国梦面临重重困境,需要及时变革,而中国人民则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但要全面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其四,关于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和路径。
(1)坚持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我们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在实践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
创造奇迹,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
命运;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
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
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得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
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3)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
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
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要中华儿女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心往一
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4)弘扬实干风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景十分光明,但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需要每
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弘扬实干风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只要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5)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
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法治是人类的梦想,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伟大中
国梦的基本方略。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法治昌明,社会清明;法治不彰,乱国殃民。一
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的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
的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把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落到实处。
(6)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中国梦的外部保障;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处理好大国关系,协调好
周边关系,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和平发展
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7)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党坚强有
力,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想才能最终实现。只有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确保党在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感。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价值方向的坚守,更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秉承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形成。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感召力。一方面,它强调民族复兴,可以再次唤起我们民族百年来的共同梦想,激发民族热情,凝聚中国力量;另一方面,它强调个人福祉,让中国梦更加具体、更加可感可知,更好地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梦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郑重承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梦想,一旦形成并付诸行动,就会成为一种神圣的国家意志、民族意志,就会成为变革社会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激荡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文关于中国梦的研究,既着力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又力图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重点在“基本问题”上做文章,因而具有独特的选题价值。加之中国梦本身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课题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