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得权 张云祺 许鑫扬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目的 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在基层医院内科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情况进行探析。方法收集本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所收治的70例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5例患者。前者予以常规内科护理,后者予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乙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94.29%高于甲组74.29%,有明显差异(x2=5.585,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内科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效果甚佳,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护理;临床教学;研究
引言
现代护理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为以人文教育的健康为中心,向社会输送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的护士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社会的发展急需具备人文情怀、高专业水平、高尚医德的综合型护士,更好地服务患者,推动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从学生进入医学院校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将高度重视人文素养的烙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在传授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应树立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践理念,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护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有观察对象70例,均选自本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所收治内科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35例患者。甲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1.55±3.42岁;疾病类型:11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4例胃肠道疾病、1例其他。乙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62.17±3.05岁;疾病类型:12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胃肠道疾病、2例其他。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组间比较研究。此项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内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多脏器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配合度差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1.21教学设计
①道与术相结合,开展课程人文:护患沟通技巧是“术”,而人文关怀是“道”。通过引导学生对情景剧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深入剖析产生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教育学生以尊重、真诚、信任、关爱和患者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循序渐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②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评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③4F提问法[5],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1.2.2实施过程
①情境导入:用短视频展示临床护理工作场景和不同的护患关系。②结合情景剧举例说明非语言沟通的类型、语言沟通的常用技巧和人际沟通的层次。总结护患沟通的关键技巧:尊重、爱与理解(己所欲与己所不欲);倾听患者的声音(真诚与信任);人格魅力构筑威信(赢得尊重)。
1.3观察指标
试验前,以一般资料问卷、关怀品质问卷、关怀意识量表调查研究对象基线情况,试验后以关怀品质问卷、关怀意识量表、人文关怀实验教学评价评估教学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对照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相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乙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根据调查结果,国内院校已不同程度开展了课程人文,但仅有27.5%MNS认为护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体现人文教育的有关内容,36.9%对本专业课程人文开展情况满意。多年以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护理专业课教师认为人文教育仅限于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无关;还有不少教师对如何将人文元素嵌入专业课堂感到困惑。护理学科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建议教师深入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元素并系统整理,修订课程人文教学目标以突显各门课程内容的育人导向,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等,使专业知识与人文元素相互交融。另外,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关乎课程人文的实施效果,护理教师应自觉加强人文修养,博学深思,融会贯通,不断提升人文执教能力。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是护理人员及时察觉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临床价值的护理科研问题的重要前提。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举措。在医院病房里,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感官体验感受到作为一名护士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因为现在大多为独生子女且缺乏社会阅历,在团结协作、关心他人方面有所欠缺,在指导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增强集体荣誉感,可以采用小组方式进行考核,尽快适应团队合作;护理生还存在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情况。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一言不发,即使开口说话也较为生硬。应强调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尊重患者,在对患者操作之前告知操作目的,并根据不同的病人和病情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体贴适用的关怀性用语,使患者在操作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
结束语
医学人文教育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基于问题为导向(PBL)、以典型病例讨论(CBL)、以团队模式为基础(TBL)、激励教学法(EBL)等形式将人文教育融入运动治疗技术课程见习中,让其在首次接触临床就意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和运动治疗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真正把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人,用全面、整体的观点看待和服务于患者。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深刻把握医学人文教育融入高职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不断发扬医学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精准的临床康复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晓璐,谭小燕,冯亮,张勰.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3):138-139.
[2]朱社华.医学人文教育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9-10+13.
[3]张蓝之.高校护理专业的人文关怀教育研究[J].知识文库,2019(04):194.
[4]支秀平,李梅.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7):3865-3866.
[5]饶芸.浅谈护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