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昕睿
[导读] 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
        刘昕睿
        临沂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这需要从广大受众群体的角度出发,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为营造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这需要管理部门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主动从群众自身参与活动的态度、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创新性等问题展开分析,明确影响文化活动开展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研究如何科学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方案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政府部门不仅要关注广大受众群体的经济收入情况、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还需要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合理提高群众的素质。这就需要结合地域性特征,展开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
        1.目前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
        在拟定科学的群众文化建设方案时,需要了解群众对这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了解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调整工作目标和方向。
        1.1群众自身方面
        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许多受众群体自身缺乏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及时参与到活动当中,导致活动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与大部分群众日常工作和学习压力过大有一定关系,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文化及艺术知识的学习。而且,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素质,陶冶人们的情操,短期内无法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变革。再加上,目前群众文化建设方式的问题,使得受众对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1.2工作创新问题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需要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性,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管理部门都没有及时投入资金及技术展开建设工作,文化活动没有专门的举办场所,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势也缺乏创新性。导致活动存在过于枯燥的问题,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且,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员工,自身缺乏服务意识,没有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没有结合受众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个人才艺特征,去调整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向,导致工作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2.创新群众文化建设方案的可行措施
        群众文化建设是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环节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通常来说,文化建设应当以贴近人们的生活为基础,找到与受众的共鸣点。这需要管理部门树立创新工作意识,结合群众文化特征及过往工作经验,研究优化工作方案的可行对策。
        2.1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文化应当以自发组织的精神娱乐活动为主,这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及时展开融资工作,在城市范围内建设相应的文化活动场地。通常以文化宫、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为主,通过采购各种文化设施,设置辅导老师,让人们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常见的有钢琴、古筝、象棋、围棋等等,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增长见识。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还包括对小区健身设施、娱乐设施的完善,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等各个环节。实际上,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量比较大,如何合理分配资金以及如何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的问题,都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2.2拓宽活动宣传渠道
        基于群众文化活动要求群众能够自动自发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因此,管理人员应负责做好活动的宣传及推广工作。这项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展开,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子移动设备的应用更加频繁。在进行设备宣传工作时,可以考虑构建网络平台,制作趣味性的视频、文章推送到各大社交软件上。通知各类活动的开展时间,并在公众账号上征集受众对活动的意见,了解受众喜好的文化活动类型。也可以结合受众群体类型,介绍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为日常工作提供指导,进而推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稳步发展。
        2.3组织丰富的活动
        在展开文化活动时,为了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可以组织开展艺术类课程免费教学的环节,安排专业人士为受众提供免费、专业的指导。然后定期组织文艺演出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置比赛,并提供一些比赛奖品,让受众能够踊跃报名参赛。通过比赛可以发现受众的个性化才艺,找到受众的个人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安排管理人员与受众沟通,鼓励他们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发挥出自身的长处。另外,群众文化活动还应当以突显地域性文化、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这项工作可以结合各种传统节日,组织一些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或者组织小品表演、相声表演等活动,弘扬爱国精神,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群众之间树立团结友爱的精神观念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营造和谐社会。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活动的举办工作,需要结合受众群体的年龄层和工作岗位特征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比如,针对于一些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群体,可以组织他们跳广场舞,既可以增进情感交流,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2.4壮大文化建设队伍
        结合群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要求来看,在进行文化建设工作时,需要科学壮大工作队伍。要鼓励有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受众群体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当中,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达到合理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势的目的,突显活动的生活化和个性化特征。实际上,每个受众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而单独依靠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可能会导致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受到管理人员个人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造成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应当将组织活动、举办活动的权利交给基层受众;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提供活动场地、基础设施,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这为拓宽活动范围、提高活动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管理部门引起重视。
        结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展开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才能为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各类媒体的传播优势,展开群众文化活动重要性的宣传,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然后,根据地域文化特征、传统美德以及受众感兴趣的内容组织开展趣味性文化活动,鼓励受众参与到活动当中,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最后,可以考虑让受众群体加入到对文化活动的创意构思环节当中,由受众主导、组织和举办活动,突显群众文化的生活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张立群.关于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0,(3):P231.
[2]刘玉春.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神州(上旬刊),2020,(8):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