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轨道交通专业“高职-技师”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廖惠瑛 赖华茜
[导读] 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职教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廖惠瑛  赖华茜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职教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技师教育服务产业经济,面向实体经济,是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重要载体,融入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统领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专长或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将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改革创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展了“高职-技师”融通培养的尝试并取得成效。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职-技师”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20〕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 (教职成〔2020〕7号),人社部关于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21号),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为服务成都建设践行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结合学校“双轨双层”办学特色,切实推进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市技师学院融通发展,选择2020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展“高职-技师”融通培养试点,2020级适合相应条件的工贸学生注册技工教育,根据融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复核性人才进行教学改革试点。
        一、对“高职-技师”试点专业学生积极开展调研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高职融合培养”关键词,共搜到1933条,主要集中在高职培养、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搜索“高职融合发展”关键词,共搜到808条;搜索“高职技工教育融合”关键词仅有3条,且只有1篇是真正切题的,可见这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
        2021年1月18日,对学院2020级轨道交通类学生进行调研,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97人,中职毕业生19人,专业对口12人,拥有中级证书4人,初级证书6人;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48人,中职毕业生14人,专业对口0人,拥有中级证书3人;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90人,中职毕业生16人,专业对口2人,拥有中级证书6人;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93人,中职毕业生18人,专业对口1人,拥有中级证书9人,初级证书7人。通过调研,轨道交通各专业中属于中职对口专业且具有中级证书的学生数量少,专业对口的共15人,具备中级证书的有22人。
        2021年3月6日,对2019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研,129名学生全是普高毕业,均无技能等级证书,但同学们对“高职-技师”融通培养改革认同度高,100%愿意参加“高职-技师”融通培养。
        二、“高职-技师”融通培养试点推进情况
        (一)编制“高职-技师”融通人才培养方案
        经多次研讨,结合技工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职业标准》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2021年版)》的要求,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职-技师”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普招班和单招班两个版本。
        (二)探索“高职-技师”融通课程建设
        1.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新型课程体系。
        为推进“高职-技师”融通培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于“平台+模块”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包含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包含专业核心模块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素质拓展模块课程。通过研究,形成多门互认课程,另安排2门线上课程,2门技能强化课程。
        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学时学分安排如下表所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学时学分安排表

        2.修订课程标准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职-技师”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了轨道交通服务工匠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了2020级《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等7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了2019级《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英语》等4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为“高职-技师”融通培养奠定基础。
        3.课程建设成果
        目前已结题校级精品课1门:《站务员关键技能》,在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在建校级精品课4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应急处理》;在建课证融通课程4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2019级)/《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处理》(2020级)、《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应急处理》,为“高职-技师”融通培养进行精心筹备。
        (三)教学中贯穿“高职-技师”融通培养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职教学中,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工匠人才。
        (四)推进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证书试点
        1.申请试点院校及考点单位
        我校通过向1+X第三方评价评价机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申请并顺利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院校和考点单位。
        2.积极选送师资参加1+X培训
        2020年10月和2021年4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组派出两名教师,参加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组织的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和考评员培训,并取得培训师证书和考评员证书。2021年6月,再派送1名青年教师赴山东培训,考取培训师及考评员证书。
        3.选拔学生参加1+X考试
        编制了轨道交通运营专业1+x证书选拔考试实施方案,结合前三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第一、二、三学期分别占比10%、10%、20%),组织选拔1+x证书考试考生(成绩占比60%)遴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129名学生,有90名学生胜出并报考了本年度第一次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考核。
        4.考前培训专业细致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师针对理论机考和实操考核,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资料》对拟考学生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和实操辅导。
        5.组织首批学生完成考证工作
        在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下,通过学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5月17日-21日,90名学生顺利完成“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理论(机考)及实操考核。最终81名学生通过考核,过关率达90%。
        (五)积极开展职业证书认定工作
        1.组织低压电工考试
        本学期组织2019级学生参加低压电工总241人,其中运管专业27人,机电专业78人、信号专业39人、车辆专业97人。运营管理专业参加1+x站务证书考核90人,其中同时参加1+x站务和低压电工的共15人,奠定了“高职-技师”融通培养的基础。
        2.申报轨道交通服务员第三方机构
        我校向四川省人力资源与保障厅相关机构积极申报第三方机构,轨道交通服务员是其中的一个工种,为四川省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做出贡献。
        三、“高职-技师”融通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技师”融通机制有待完善
        高职学生注册技师学籍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打通瓶颈,建立融通培养通道,尤其对注册、培养、评价、颁证系列流程进行顶层设计。
        (二)高职生源的中职对口专业者少
        本学院高职生源中,属于中职对口专业且具有中级证书的学生数量少,4个专业对口的仅15人,具备中级证书的仅22人,可见融通培养要同时面向高中普招生和中职毕业生。
        (三)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少
        目前,与本学院四个专业对应的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仅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2021年版)》,对应的中职专业也仅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四)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申报条件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职业标准》中确定的五级/初级工的申报条件为“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2021年版)》中,“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将最基础的五级/初级工的申报条件提高为具备“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和“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两者之一。报考中级证书需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提升了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等级认定的门坎。
        四、对“高职-技师”融通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高职-技师”融通培养机制建设
        “高职-技师”融通是横向融通的一种创新,将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紧密联系起来,需要从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加强融通机制建设尤为重要,梳理流程,规范程序,让改革创新运行更顺畅。
        (二)真抓实干推进“高职-技师”融通培养
        “高职-技师”融通培养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轨道交通四个高职专业与技师的融通培养,还应更加详细谋划,稳步推进,注重过程管理。
        (三)推进职业技能证书多元化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的申报工作面临门坎问题,拓展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考取其他职业技能证书,满足企业广泛适应性的高标准、严要求。
        (四)尝试高职第二学专业的选修
        建议“高职-技师”融通培养不局限于对应专业的融通培养,也可尝试高职相关专业在专业群内融通,达到类似于“第二专业”的学习效果,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综上所述,抢抓职业院校改革新机遇,创新“高职-技师”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贡献成都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彬:技工教育与五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04,P41-43
        [2]杨建新:抢抓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新机遇,推进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J].职业,2021.05,P12-15
        [3]赵景辉:高职教育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11),P1-3+13
        作者简介:
        廖惠瑛(1971-)女;教育硕士;副教授;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助理;教育信息化及教育管理
        赖华茜(1977-)女;大学本科;副教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带头人;轨道交通及交通工程
        
        项目名称: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探索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融通发展 构建新时代产业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和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立项课题《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基于提质培优的轨道交通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130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