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诗光共徘徊 ——小学中段课外阅读“书影共读”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梁燕芳
[导读] “书影共读”顾名思义,就是把同一内容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书籍结合起来观赏和阅读,
        梁燕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小学   832000
        内容摘要:“书影共读”顾名思义,就是把同一内容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书籍结合起来观赏和阅读,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加了解作品,熟悉作品,从而达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对“书影共读”模式的研究,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完成“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的大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人格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书影共读      模式和途径      终身发展
        
        在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
        然而,在当前手机和网络的充斥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环境并不十分乐观,相对于手机和网络生动的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传统的阅读方式难免显得单调和单一,学生仍然沿用教师提供的基本素材,被动接受,评价方式单一。
        在如今网络媒体及其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改进传统阅读模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用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丰富新颖的形式接受和表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在指导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书影共读”不失为一个适合当下国情,被学生乐于接受的阅读模式。
        “书影共读”顾名思义,就是把同一内容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书籍结合起来观赏和阅读,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更加了解作品,熟悉作品,从而达成自己的了解和认知。
        书是沉默的艺术,影视却是活动起来的书。经典的影视作品几乎都来源于经典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文学创作和影视作品是同根同源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在在创作、表达和欣赏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作为文字有众多的读者不奇怪,但拍成电影,它的受众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经典的电影创作,它征服了全世界亿万观众,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很多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适合儿童阅读的书,也有很多被改编成电影。这些电影和书一样熠熠生辉,经久不衰。
            那么在“书影共读”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和途径可以采用:
         一、书影共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捷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奇幻曲折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学生非常感兴趣。

但要说起学生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恐怕更多是通过动画片和电视剧完成的,因为如果去读半文半白、佶屈聱牙的原著,很多成人尚且畏难,更不要说对于小学生了,但这并未遮掩这部名著的光芒,恰恰相反,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它被愈来愈多的人熟知,更被一遍遍翻拍,直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何尝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呢。
        作为课外阅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如《哈利.波特》《没头脑和不高兴》《汤姆索亚历险记》《鲁冰逊漂流记》《木偶奇遇记》《草房子》《苦儿流浪记》《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爱丽丝漫游奇境》《绿野仙踪》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同时又有各种版本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学生如果能同时阅读和观赏,收获不言而喻。
        “书影共读”尤其适合放在节假日和寒暑假让学生完成,这既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又是一种身心放松,对学生来说可谓一举多得。
         二、书影对比,学会品评
          作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书”和“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魅力所在。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书”的魅力更久远,因为大量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电影是表现不出来的,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而有的同学认为电影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具体,节奏更紧凑,节约了阅读时间。这些不同的认识恰恰是学生思考的结果,从“读”到“思”,不仅是质的飞跃,更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对于中段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书影共读”指导学生尝试写影评,把语言变为文字。这既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这只是针对一小部分语文水平高和真正有感而发的学生,不然反而会扼杀学生对“书影共读”的兴趣。
         三、书影互动 ,精彩纷呈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学生大量阅读观赏书影同源的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这些激荡除了用口头,书面表达,还可以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如出“书影共读”的手抄报,表演“书影”中的精彩片段,“书影”人物模仿秀,影视片段配音,“书影”读书社团,“书影”剧场等等。这些形式,并非对内容的简单再现,它同样是学生的思考和再创造。
        在2018年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读书节活动中,我校各个年级,各位老师,集思广益,奇思妙想,通过各种展示汇报,把读书节活动推向高潮。三、四年级则紧紧围绕“书影共读”的主题,开展了“书影共读——给经典影视片段配音”和“书中经典人物秀”COSPIAY活动,令人耳目一新,更有文学社团把经典剧作搬上了舞台,获得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书影共读”作为课外阅读的一种新思路,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摸索更加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模式,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我们都来重视“书影共读”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