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下有效创设游戏条件的思考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瑜
[导读]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创设科学有效的游戏条件是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的基础
        李瑜
        潍坊学院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创设科学有效的游戏条件是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的基础,也是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家庭视角,探讨如何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为家长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及知识经验、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并选购合适的游戏材料。
        关键词:家庭环境,游戏条件,建议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他们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最佳途径,也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说游戏在幼儿发展与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那么,在家庭环境下,家长应如何有效地为自己的孩子创设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好奇好动、支配物体、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呢?家长怎样才能通过游戏塑造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并培养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呢?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累丰富的生活及知识经验
        幼儿的知识经验是其开展游戏的源泉,通常他们掌握的知识经验与其游戏水平成正比,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游戏就会越多样和深入。比如角色游戏时,如果没有基本的急救和医疗知识,幼儿的医院游戏就只能浮于表面,而《过家家》的游戏之所以情节丰富,是因为幼儿有丰富的家庭生活的经验,所以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情境给幼儿讲解各种知识,同时通过广泛的亲子阅读开阔孩子的视野;另外家长应多带幼儿参加丰富的活动以积累其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如多带幼儿户外活动、参观各种纪念场馆、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及作用等。这样,幼儿游戏时才会自主推动游戏情节,提高游戏水平。
        二、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充足的时间是幼儿游戏的前提,是幼儿自由自主地充分展开游戏的首要条件。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家长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更多地让幼儿识字,算数,背诵。这些做法压抑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甚至让幼儿对知识失去了兴趣,完全得不偿失。所以家长要转变观念,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幼儿在游戏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及交往能力。当然,家长要帮助幼儿科学地安排游戏时间,尽量减少过渡环节,提高单位时间内孩子游戏的有效时间。家长切忌安排太多的碎片时间让幼儿游戏,因为幼儿的游戏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用于分配角色、选择材料等,如果游戏时间太短,往往幼儿刚刚展开游戏,或者游戏还不尽兴时,游戏时间就结束了。这样,幼儿很难真正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各位家长要提供充足且有效的游戏时间,随时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在幼儿充分展开并游戏尽兴时结束游戏。


        三、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首先是游戏的空间环境。不论面积大小,家长一定力所能及地给幼儿提供固定的游戏场地,比如客厅一角或卧室、书房的某些区域,家长引导幼儿分门别类地放置各类游戏玩具,在建立幼儿秩序感的同时,幼儿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展游戏会更有归属感、安全感,游戏更自主更积极。另外,幼儿游戏时家长尽量避免无关干扰,比如大声说笑或电视声音过大等,为幼儿提供专心游戏的安静的环境。除幼儿有明确需求外,家长可以不介入幼儿的游戏,培养幼儿游戏的专注力。另外,除固定的游戏空间,家长也要允许幼儿在其他地方随机开展游戏,如可以在卫生间玩水、可以在客厅玩跑车、可以在厨房玩做饭的游戏等,以满足幼儿多种游戏需要。
    其次是游戏的心理环境。家长应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同时父母之间的互敬互助、友好合作是幼儿最好的榜样,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的心理保障。
四、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
        适宜的游戏材料能够吸引幼儿专心操作,帮助其形成自我建构并获得发展,游戏材料还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学习效果,对推动幼儿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在选择和提供游戏材料时,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外,更重要的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功能。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的基础,家长准备的游戏材料既要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粗大动作的需要,如平衡车、各种球类,也要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精细动作的需要,如积木、串珠等;既要有合作游戏、亲子游戏的材料,又要有幼儿个别游戏所需的材料。但是,家长朋友要注意,给幼儿提供的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为主,切忌过于纷繁缭乱,这不利于幼儿充分挖掘游戏材料的功能和价值。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水平、游戏兴趣不同,所以不同年龄幼儿游戏时需要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家长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及时地更换游戏材料。例如三岁幼儿的精细动作水平较低,所以游戏材料以大块头为主,如大的积木,打孔的串珠等,年龄增长后,要及时更换成较小的建构材料,以促进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另外从游戏水平来看,三岁幼儿多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而四、五岁班幼儿已经出现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所以年龄稍大后家长要尽量提供大型成套的游戏材料,供幼儿跟同伴或家长一起合作探究。
        3.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有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如遥控车等,限制了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探究,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进而会影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情感的体验。而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的使用频率更高,在幼儿虚拟的游戏情境中根据游戏需要,材料可以有各种变身。例如一块儿花布,,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中它可以是被子、衣服、围裙,也可以是超人的斗篷。正是这种想象的随机性,才增加了游戏的乐趣和吸引力。
        4.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对于中等熟悉程度的游戏材料,幼儿已有所接触和了解,使用时不会过于兴奋;因为只是中等熟悉,材料还有很多的功能和玩法,需要幼儿进一步的探索,所以中等熟悉程度的材料往往更利于幼儿展开游戏。另外,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因为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并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需要幼儿专心探究才可以驾驭,这反而比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