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探索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席颖
[导读]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席 颖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水平日趋成熟。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对外语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对实验室资源的优化作用,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语言;高校语言;建设和管理
        引言
        “互联网+”代表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不管是媒体、企业还是个人,都在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向“互联网+”融合,以此提高自身应对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个高校围绕着“互联网+”这个重要模式,开启了教育改革探索道路。不少高校已经初见成效,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提高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互联网+”逐渐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刻,高校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有必要考虑将这个背景纳入到发展规划中,这既是严峻的现实需求,又是自我提升的必然道路。
        1“互联网+”时代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对高校实验室进行建设和管理时需要考虑的要求比较多,如果不能落实各项要求,就会造成高校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各专业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实验室的满意程度,学生也难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这就应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避免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出现问题,强化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效果,继而将高校对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目标落到实处。
        2“互联网+”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
        2.1创建网络化的语言实验教学平台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校需要建立网络化的语言实验教学平台,为学习语言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实践环境更加方便、实用。为此,教师要制作相应的课程教学视频、外语微课,然后把这些实用性的视频分享到网络中,以供学生学习使用,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为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贡献力量,比如可以为此升级高校内部的软件设施,让教学平台的建立逐渐向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外语创新实践课程,可以利用外语情境仿真实验平台、亿学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平台,以及亿学国际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平台等来提升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
        2.2逐步提升语言实验室的硬件及软件设备
        外语语言实验室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所以要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这也是高校语言实验室的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高校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下拨一些相关设备及软件的购置经费,以此来完善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为此,学院新建了云网络语言实验室、外语情境仿真实验室,购置了蓝鸽语言学习终端等最新硬件设备,还购置了大学外语智能测评平台等最新的智能软件设备,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有真实的体验,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开展创新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会话水平都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还要保障设备的使用度,以其先进的优势,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实用的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地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2.3建设开放实验室
        为保证学生对各项基础信息实验教学流程有清楚了解,还应按照合理要求创设开放性高校实验室,使得学生可以在开放条件下深入学习各项支持,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各项实验探究活动,避免学生在实际学习和参与各项实验活动时受到自身固有思维限制,逐步提升高校实验室开放效果和综合建设水平,继而帮助教师及时解决各项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在建设开放实验室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这就应强化互联网+模式在开放高校实验室建设中作用效果,保证互联网+环境下开放高校实验室建设力度和学生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参与力度,同时在开放条件下针对性调整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互联网+”时代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优化
        3.1服务社会效益
        语言实验室建设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基础理论、较强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教育、文化、科技、经贸等领域从事教学、翻译、管理、商贸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
        3.2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改造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教师通常会调整上课时间,这也使得本就紧张的教学资源更加紧张。如课堂、实验室等。为使学校充分安排教学资源,一般会在学期开始之初根据学校的教室、实验室等资源,按照教学规划与教学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以避免在发生调课的时候出现冲突。尤其是在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上,更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实验教学规划安排、考试、培训及自主学习等,但有时还是会百密一疏出现,实验室上课时间冲突的情况。对此,外国语学院可以购置排课系统,将语言实验室课表与预约情况实时生成一个大课表,便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调课,避免出现差错。
        3.3实验室师资管理
        由于实验实训教学与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保证各专业课程教师对具体实验流程和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有所了解,确保教师可以与学生在相互配合条件下开展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针对性提高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避免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同时,还应对高校实验室教师展开有效培训,确保高校实验室师资力量达到标准状态,使得教师可以有效指导学生,避免学生在各项实验探究活动中出现思维混乱和参与力度下降等问题,确保高校实验室师资管理达到相应标准。当然在互联网+模式下还应对高校实验室师资管理程序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提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师资管理力度和教师教学水平,彰显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优势,推进相应管理顺利开展。
        3.4高校语言实验室的软件信息化改造
        高校语言实验室的软件信息化改造,需要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进行集中改造。这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将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语言系统、监控系统、管控教学系统等纳入到这个现代技术平台,才能够让使用人员各取所取,物尽其用。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应该在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到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的定位和方向,拥抱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智能化与5G技术,将高校语言实验室中的硬件信息系统、软件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的管理思路以及科学的运作模式来充分发挥高校语言实验室的整体效能,真正的做到技术为人类所用,现代为人类所使的预想,同时,还需要在这一基础上找短板、堵漏洞,进一步完善、提高高校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能力,从而让其在众多高校建设中发挥特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陈业友.“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14):220-221.
        [2]刘京骅,孙崇鲁,李士敏,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科技资讯,2020(32):54-56.
        [3]杨龙.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校信息化服务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1):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