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韶
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杜澄小学 广东 开平 529300
摘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升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党中央领导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关键。但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和一些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情况,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文化灿若星河。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起关键作用,所以立德树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养分。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智慧宝库。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好的方式。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 立德树人 作用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升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党中央领导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关键。但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和一些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情况,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文化灿若星河。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起关键作用,所以立德树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养分。
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关于立德树人方面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养分。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升华。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从中汲取养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智慧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内容中有许多关于立德树人的观点,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智慧宝库,是立德树人的力量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智慧宝库,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第二、学校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的独特文化符号,这个符号是区别于别的民族的本质特征。青少年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个文化符号,才有民族自豪感,才有文化自信,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识别民族身份、民族意识觉醒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重要保障,学校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其智慧宝库的作用,树立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塑造健全人格的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害怕中国的崛起,更害怕中国超越他们。他们想通过文化输入和思想奴役的方式达到他们分化中国人民甚至瓦解中国的目的。我们要通过学习历史,特别是历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增强文化自信,清晰认识到国家的强大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让他们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国内的孔子的儒学对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是《论语》。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感恩、友善、诚信、重孝的良好品格,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老子的著作是《道德经》,他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平、仁爱、惩恶扬善、以天下为已任的人生观,万物同和的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忠恕和善的道德观。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的思想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证明,无论是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都是一种巨大的错误。我们只有以史为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证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很多教师和学生不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是迫在眉婕的事情。特别是近年来国外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形成,中国传统的观念在一些人中荡然无存,做出一些危害国家或民族的事情,我们要提防国内外糟粕文化对青少年造成的冲击。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创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在立德树人的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好的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特色,培养热爱社会主义和拥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这是我国在立德树人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本质区别。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去寻找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好的方式,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完善优秀中华文化指导纲要》
托马斯.里可纳品格的教育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