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花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北村联合学校高店小学。
037043。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实质意义上学习的开始,在这个阶段里教师要格外重视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趣味游戏教学法更加适合身心发育还未健全的他们,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饶有兴致的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专心致志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 应用策略
正文: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主动性也有待加强,因此将趣味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之中十分必要,它的加入可以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单一枯燥的传统课堂变得生趣盎然,同时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更能让课堂环境得到质的飞跃,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就结合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趣味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个别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授课时仍然采用口头灌输的方式,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没有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便会觉得索然无味,自然也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去学习数学,学习效果自然也是差强人意。
1.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讲课时往往还是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定理或例题来进行数学学习,并且会采用学习、练习、复习的模式进行无限循环。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积极动脑的机会,面对长此以往的枯燥学习也定会兴趣低下,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
二、趣味游戏教学法的含义
趣味游戏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情绪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学习环境,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最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并能积极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学习中去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趣味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乐趣,进而提升内心的幸福值。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被提上日程,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进趣味教育法,能有效改善传统教育方法的缺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寓教于乐、因势利导的方法,在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游戏教学法将为数学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收获。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3.1设置不同的游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游戏本身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因此深受学生喜爱,他们能够在游戏竞技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刺激感,这会促使他们在游戏环节中勇于突破困难,通过精诚合作最终完成游戏任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游戏任务,这样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能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中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在竞技中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这远比让学生枯燥的记忆或练习数学定理或例题要有效得多。例如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找茬游戏”,在游戏中检查学生的易错点;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分组接力竞技游戏”,检验学生的运算速度和运算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悦的游戏环节中掌握重点知识和易错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2游戏任务要尽可能的服务与不同层面的学生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中亘古不变的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做到整体把控、层层关照,因此教师在采用游戏教育法时一定要全面考虑游戏的受众体,力争让游戏任务能够服务于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发挥游戏本身最大的作用,让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提高。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加法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地列举出不同的数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大,而教师利用自己的双臂插起来就形成一个加法符号,通过随机的把这个加法符号添加在不同数字的中间,让学生去说出数字相加以后的答案。当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加法之后,老师就可以加大运算难度,通过设计“大冒险”游戏让学生通过掷色子的方式决定冒险步数,随后进入到相应的试题中尝试计算。这些有难度的题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自主选择学生进行闯关。当然为了刺激学生的游戏情绪,老师可以在步数中设计各式各样的惩罚措施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横生的游戏模式既锻炼了学生对于加法的纯熟程度以及应用能力,也使得师生在共同参加游戏的过程当中增进了情感,同时也照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在游戏中找个了乐趣,接受了挑战。
3.3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优势辅助游戏教学
时代的迅猛发展让多媒体设备迅速融入到了教学事业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来不断丰富和完善数学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的种种优势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以此来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频动画等形式,通过以播放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快速认识这些数字。在以往的数字歌谣里,老师只会通过让学生背诵:一像铅笔细又长,二像小鸭水中游来进行数字的记忆。这种歌谣的背诵,虽然朗朗上口,但是远没有动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动画的热爱来进行数字的演示。老师依据数字歌谣的内容,引导学生:今天我们开始一场时尚变身活动,小朋友们要擦亮眼睛找出每个主角变身后的样子。这时老师在大屏幕中播放整场变身活动的故事概括,然后播放:一只细细长长的铅笔慢慢演变成数字1的过程;一只漂亮的小鸭子慢慢变成2的过程等等,这样一个考验眼力的侦探小游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肯定极具吸引力,有了喜爱的动画、有趣的故事和令人着迷的眼力考验,相信学生在游戏中定能将这些可爱的数字熟记于心。
结束语:由此可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趣味游戏教学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的养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应当积极解放思想,切实践行新课改的指导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旭红.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5):107.
[2]高秋芬.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3):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