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群英
浦江县金融希望小学,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322207
【摘要】受近年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响,教育不单单只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让小学生有一个快乐、难忘的童年生活。所以许多学校都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安排专门的教师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专业的心理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那么如何改进这些不足之处,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向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发展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早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养成期,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去化解。相关教师必须发挥好指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有效的解答。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学习成绩良好的合格小学生,为未来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解决当下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1研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对于促进小学生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尽早地让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解决生活之中产生的烦恼。还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个性化的鲜明性格。如果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抑制其恶性发展,同时也避免了负面情绪的积累影响日常心情。研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教师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与孩子交谈,平等地进行对话。从而发现学生更多的想法和需求。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理论性知识过多
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调节负面情绪、提出有指导性的建议。所以教学应该侧重实用性,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实际相联系。而教师在教学时讲的理论性知识点较多。学生虽然记笔记,做题准确率也很高,但是并不理解其含义,所以最终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2心理教育欠缺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专业的语言,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应该与时俱进。但不少教师的教学观点较为落后、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误人子弟,对学生的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2.3家庭的重视度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不少家长的工作较为忙碌,从而忽视了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没有履行好教育责任,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可能会出现自闭、孤独、焦虑等消极心理状况。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3.1构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心理
单单依靠学校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的角色缺失,这样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师和家长要增加交流的机会,善于观察学生的状态和行为,发现异常及时与孩子进行谈话,或者询问其父母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举个例子,针对父母离异造成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告诉他们不要自卑、要懂得正确去爱别人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不让孩子缺失父爱和母爱。面对受学习压力影响的学生,教师要告诫他们勿骄勿躁,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调整学习模式。针对小学生交友方面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分享和付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正确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不要让与朋友的矛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产生扭曲的心理。
3.2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学校要经常创办多种形式的小活动,动员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做游戏的形式放松学生心情、缓解学习的压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举办相应的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在长时间的活动中逐渐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能够坦然面对游戏中的成功与失败。
举个例子,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研究也不深入。所以教师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创新心理教育理念。比如先在班级召开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然后逐渐由浅入深地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资料与学生进行分享。提出的每一条措施都给出相对应的心理学依据,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度。同时也让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愉快。活动类型可以涵盖学术研讨类、娱乐竞技类、素质拓展类以及线上互动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主动融入进去。
3.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校环境
良好的氛围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多较少的影响。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理念,当孩子有不雅行为举止时,要及时制止并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对不同的事情都有判断是非的标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永远怀着感恩、善良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课上设置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教师还可以制作精美的幻灯片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视频。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教育会主动的投入学习。图片、视频和动画学生的记忆点会更深刻,所以会产生真实的观后感。在班级之中,学生之间要形成彼此信任的关系,不要把心事都藏在心里,可以通过聊天、记日记等形式来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墙上张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横幅,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师安排教师坐班。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更容易提升保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还不足,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落到了教师身上。所以教师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有创新意识,推动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积极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会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掌握自我调节心理问题和化解情绪的能力,让学生终身都能够受益。
【参考文献】
[1]漆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2]黄成虎.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