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黄桃芳
[导读]
        黄桃芳
        广西百色市文明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重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更符合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老师由于对分层教学理念理解不足,不知道如何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为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引言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数学题目的计算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但是,教师采用的这种教学方式,只会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硬、枯燥,进而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是在多年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习惯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语文老师利用分层教学, 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化的教学和训练,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
        一、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语文学习。因为小学生天性爱玩,以及受到先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使他们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性格差异。同时,这也导致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一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有效地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对每个学习小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按照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记忆能力来进行分层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一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语文学习情况也都不同[1]。
        二、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等设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同学们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语文课程,通过影像、音乐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单纯的文字描述转换成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对这种新颖的课堂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在某校教学案例中,该校教师利用投影仪播放救火小英雄赖宁的故事片,同学们通过观影充分了解小英雄赖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内心产生了深深的震撼。相较于传统教学,这种真实的画面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小学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文章背诵、默写、朗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中,让学生们枯燥地学习书本上的教材。文学作品需要全面生动的创作性的描绘,而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复制。小学语文教学应多元化发展,调动学生们的大脑去思考,完善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灵感,同时让学生们产生对优秀品德和先进人物的向往,从而产生探索学习的欲望[2]。


        三、探究问题的分层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小学语文老师还需要对学生探究的问题进行分层,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为例,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就要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老师还要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优等生提出的问题要稍有难度,可以向他们询问描写手法、写作技巧等问题;对中等生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可以向他们询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邓爷爷植树的?”对于差等生,老师则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些自主发挥的问题,如:“你们能讲一讲自己心目中的邓小平爷爷的形象吗?”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3]。
        四、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分层评价
        因为每个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非常明显,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教师普遍重视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被迫退学或者是厌学,使他们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同时,这些学生也给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并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这样,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学习当中。教师通过这种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渐渐地形成一种竞争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促使学生变得更为谦虚、严谨,并不断地在语文学习当中超越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调整,将那些语文成绩长期下滑,语文课堂上表现不好的学生换到差的学习小组,将那些语文成绩和课堂表现有所提高的学生换到好的学习小组。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灵活分层的教学方式,能够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更为有利的基础[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分层教学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老师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高效化的分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在分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文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J].新课程(下),2019(11):162.
        [2]钱佳.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J].中华少年,2019(29):65.
        [3]杨明星.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26-27.
        [4]吴转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J].中华少年,2019(28):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