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综述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胡筱华
[导读] 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
        胡筱华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围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教学实践为例,重点从情境创设的要领、方法、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情境创设,为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情境创设  方法  教学效果  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由此,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一、情境创设的要领
        我在《语文园地》情境教学中,注意把握了三点:
        1.形式上的新异性
        主要是指设置情境要考虑到形式具备新异、变化的特点,尽量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给课堂教学带来生趣与情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为华丽形式的堆砌,而是要为教学目的服务,应力求简明、扼要、易行。
        2.语言上的实践性
        主要是指情境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目的出发,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去学习语言,在内容上注重语言的实践。需要注意的是,要善于统筹结合,包括形象与词结合、想象情境与运用修辞手法结合、安排观察程序与进行篇章的训练结合。
        3.方法上的启发性
        主要是指情境教学过程中,从情境的提出到结束,要在方法上讲究启发性,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引发共鸣,进而达到训练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要从教学目标着眼,从教学细节入手。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1)亲身体验
        所谓亲身体验,就是创设一种让学生身体力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真正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于是我就创设了去文化馆参观这一情境,一路上看标牌识字,体验汉字魅力(《识字加油站》),到文化馆欣赏馆藏,学习介绍传统文化(《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接着探访传统工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最后领取纪念品(《日积月累》)。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文化馆之旅中,带领学生如临其境,亲身体验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2)课堂仿写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经验、阅历等因素制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常常会遇到困难。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或阅读经验巧作迁移,现场仿写。本单元一个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正是针对这个训练点要求仿写一段话。我在这一环节中,创设了“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情境。
        同学们,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一起来了解各地有趣的端午粽子文化。
        (1)出示粽子图片文字资料,学生欣赏了解。
        (2)现在就请你来当这个展台的小小解说员,为参观者介绍粽子吧。
        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在活动中学习表达,学会迁移运用,学习介绍传统文化。
        2.媒介综合渲染
         (1)音乐渲染
        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让他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悠然神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课件中,插入了一段节奏欢快活泼的轻音乐,仅15秒时长,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又不会喧宾夺主。“同学们,排好整齐的队伍,我们快乐出发!”轻快的音乐响起,同学们手拉手出发啦,轻松愉快的课堂也就此开始。在最后的课堂小结环节,“这一节课我们的文化之旅在文化馆了解了剪纸艺术,学习介绍了剪纸过程,探访了传统工艺。

还在文化馆领取了精美的纪念品,积累了四字词语,进一步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学们,我们的文化馆之旅到这里就结束啦。”这时轻快的音乐再次响起,整堂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学们还沉浸在愉快的文化之旅中,意犹未尽。         
         (2)图片辅助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是指教师借助插图或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等,将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图片提示轻便快捷、简单明了,让学生在画面的转换中,将难以捉摸的问题简单化,使问题的理解更为清晰。
        如在《识字加油站》教学环节中,要通过标牌“档案馆”认识生字“档”,在这里,我出示了两张图片,图片上办公楼前醒目的标牌,直面形象地帮助小朋友高效识记生字,通过馆内陈列档案的图片,又可以让大家初步了解档案馆的功能。
         (3)多媒体运用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显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日积月累》板块中,要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这一教学过程中,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认识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它们是中国独特的传统书写与绘画文具。随着视频,一同走进文房四宝的故乡,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与才干,感受到中国人对笔墨纸砚的痴迷。
        3.场景设置模拟
         (1)角色演绎
        为了情境创设能够真真切切模拟情境,课程伊始,就出示了两个生动的卡通人物形象,他们是此次文化之旅的小队长。分别给他们配上活泼可爱的录音。“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悦悦,我们一起去参观文化馆吧!”“嗨,我是阳阳,我们的文化之旅马上就要开始啦!”一路途经税务局、档案馆、阅览室、农贸市场等地,通过两位队长的带领和介绍,既加深了对生字的识记,也了解了各处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2)语言描绘
        当情境在儿童眼前展现时,如缺乏教师语言调节支配儿童的认知活动,那么儿童往往会热衷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忽略整个情境的感受。因此,在情境出现时,教师要伴以语言描绘。在学习“雅人四好——琴棋书画”时,随着图片古琴、围棋、和书法、国画作品的出示,伴着古琴曲《高山流水》的轻音乐,为大家娓娓介绍:
        琴指古琴,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琴棋书画是人们追求雅致生活的一种方式,今后也要努力学习这些才艺,不断修身养性。
        三、情境创设的优势
        1.打造了轻松愉悦的高效课堂
        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形象化、生动化、活动化。在这次课程学习中,无论是路途中看标牌识字,还是文化馆内探访传统工艺,或是介绍传统文化,课堂气氛都轻松愉悦。这种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智慧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促使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例如,在《日积月累》的学习环节中,我创设了打开礼盒领取小小纪念品等情境。这样的过程,使教学成为学生主观所需、主动发展的过程。
        3.促进了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情境教学中,以语言描绘情境 、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否则,会影响情境创设的效果。作为教师,为取得好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努力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钱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24
        2马瑞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时代青年(教育)》,  2012.11
        3.张效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新一代(理论版)》, 2012.08
        4.兰梅:《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