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空间规划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万艳春
[导读] 区域环境在幼儿园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万艳春
        陕西省榆林市第八幼儿园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区域环境在幼儿园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影响。创设良好、优质的区域环境不仅能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游戏、探索活动,而且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如今,在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区域空间问题,这不仅降低了区域环境的作用,还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围绕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空间规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区域环境  创设  空间规划
        引言:在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过程中,科学创设区域环境可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如今,幼儿园教育不再局限在对知识的封闭传授,开放式教育已得到了全面的落实。除了规定教材,很多生活中的场景都可作为教师的保教内容,而幼儿的保教活动也日渐趋于生活化、游戏化,这也使幼儿园环境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环境育人教育思想也得到了落实,其不仅符合幼儿的需求与认知,合理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还可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一、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参与度较低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设计与规划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学习、发展,还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空间规划、材料投放等,教师需全面考虑、合理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这样幼儿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然而在创设期间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幼儿无法全面参与到区域环境中。对于区域环境来说,幼儿是其主体,幼儿需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全面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并创设区域环境,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今,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肩负着创设区域环境的重任,不论是对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还是环境装饰的布置都是由教师主导完成的,正因如此,他们没有意识到幼儿在区域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在各区域入口设立了活动规则,但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居多,教师在制定规则时也未与幼儿商讨,这也使得幼儿缺乏对规则的理解和认知。
        (二)空间规划不合理
        在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空间规划问题,他们对环境空间的利用只是局限在三维空间上,并未进行深层次挖掘,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无法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规划区域环境有利于幼儿不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进而自主探索与发现。据研究发现,区域环境的配置、空间密度以及噪音等都会对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专注性产生影响,不过由于教师并未考虑这些问题,也使得幼儿无法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就榆林市某一幼儿园102个区域环境布置来看,教师只是重视区域环境的视觉与形式,他们过于追求数量使得幼儿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环境空间与材料也未进行全面的利用。

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会将大量的活动材料投放到区域环境中,这也使得幼儿只是盲目地玩耍,对于区域活动的任务内容并不了解,而教师辛苦创设的区域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需为他们创设不同的区域环境空间,在创设区域环境时教师需遵循由闹到静的设置原则,但很多教师往往都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致使幼儿园的大、中、小班的区域环境在空间规划上都大体相同[1]。
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对空间的规划策略
        (一)注重劳逸结合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也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过程中,他们必须考虑空间规划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的影响。科学规划空间不仅能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还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同班级的区域环境空间都是有限的,在规划空间的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自控能力合理划分活动区域,这样幼儿便可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进行活动,快乐地学习生活。科学规划区域空间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情商、能力,还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今,大多数幼儿园的区域环境是一间活动室范围,这也使得教师对空间的规划存在局限性,在此背景下,教师对空间的划分必须合理、科学,这样环境空间的可利用性便可全面的提高。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耍空间,幼儿可与教师、其他同伴一起开心地玩耍,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可以拉近,而幼儿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提高。
        (二)开展益智教育
        幼儿的思维尚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力,所以教师在规划区域活动空间的过程中需重视益智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益智类游戏开展保教活动,幼儿便可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中提升思维、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与能力。如今,益智教育已成为学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很多地区的幼儿园教师都将益智教育视为基本的教育模式,所以益智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设区域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在划分益智区域时将幼儿使用的游戏材料,如魔方、积木等投放到该区域,这样通过操作益智玩具,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他们的思考能力也会提高,主体地位也能全面的体现。此外,在划分区域环境时,教师还要注重增加各区域的联系,如将益智区域与娱乐区域规划到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培养幼儿的动脑实践能力。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便可参与益智类活动,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益智区域幼儿也可参与思维模式学习,这样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也能全面提高[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通过合理规划幼儿园活动区域,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也能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他们的理解能力、主观能动性都可得到大幅度增强。所以在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在规划空间时必须综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合理把握各区域的联系,从而让幼儿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全面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严娟. 让区域环境助力幼儿成长——浅谈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规划与创设[J]. 贵州教育,2020(2):24-25.
[2] 李珊珊.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新思路——以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适宜性为线索[J]. 读与写,2020,17(21):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