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家庭0—3岁幼儿饮食行为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梁悦梅
[导读] 本文从三代同堂0-3岁幼儿饮食行为现状
        梁悦梅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本文从三代同堂0-3岁幼儿饮食行为现状,对大部分幼儿存在挑食偏食、进餐分心、进餐速度慢、进餐被动、进餐情绪紧张、吃零食行为的不良饮食习惯提出了了相应对策,并从三代同堂0-3岁幼儿家长的喂养现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三代同堂;0~3岁幼儿;喂养方式
  一、针对0-3岁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而提出的解决方法
        (一)0-3岁幼儿偏食挑食
        1.在幼儿早期适当的增加辅食的种类
        宝宝在6个月之后,不能单纯依靠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成为喂养宝宝的钢性任务。所以为预防幼儿偏食挑食,可以在给幼儿添加辅食的阶段,给幼儿尝试不同的食物类型,让幼儿提早的适应各种食物的味道。但每个宝宝在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并不是一致,有的食物宝宝一次就能接受,而有的食物可能经过10~20次才可以接受。如果在这一阶段,家长因给宝宝添加辅食而受挫,仅仅让孩子选择单一的几种食物,那么宝宝的吞咽、咀嚼、味蕾得不到锻炼,则会养成偏食挑食甚至厌食的情况,长大之后,难以纠正。
   2.将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隐蔽渗入
幼儿不喜欢吃的事物,家长们可以隐蔽的平日的饮食当中。例如不喜欢吃蔬菜,可以将蔬菜打成菜汁,和面做成包子、饺子,亦可将孩子不喜欢食物配合着幼儿喜欢的食物,与肉剁成菜泥,制作成肉丸、饺子混沌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适应食物的味道,逐渐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
   3.让幼儿参与到食物的制作
        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给孩子简单的任务,比如择菜、洗菜的时候让幼儿参与,拿拿东西、打打下手,让孩子见证食物烹饪的过程,同时家长也要适时地夸奖幼儿是好帮手、细心等,让孩子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自豪,也对整个食物的过程充满的兴趣,降低挑食偏食的概率。
   4.常吃的食物,换换花样
长期不变的吃某一食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家长应当合理的安排饮食结构,讲究不同的烹饪方法,给食物换换花样,这样可以引发幼儿对食物的新奇感,刺激他们的食欲,避免幼儿挑食偏食。  
(二)0~3岁幼儿进餐分心、速度慢
        1.大人以身作则
        许多家长吃饭期间常玩手机,聊天看电视,幼儿自然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长久以往,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不在吃饭上面,吃饭则变成一种机械行为。他们根本不关心吃进去的是什么,自己有没有吃饱。因此家长在吃饭的时候,要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好榜样。
        2.制定规则
        与幼儿约定好吃饭的时间,如果幼儿选择游戏或者看电视,家长则尊重幼儿的选择,但需告知如果他错过这一餐,那么则需等到下一餐的饭点才可吃饭。如中途幼儿吵闹要吃饭,家长不要妥协,重申规则,注意态度和语气要平和,不可大声训斥,让幼儿既能感到家长对规则的坚持,同时也能感到家长的爱意。幼儿经过自然挨饿之后,自会改过自新,专心大口吃饭。
        (三)0~3岁幼儿进餐被动
   1.在幼儿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家长应当给予足够的耐心
        在幼儿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由于他们不具备足够的协调能力,会把饭菜弄得满脸都是,有时会不小心将饭菜统统洒在地板上,而且这种情况会延续很长的时间,此时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没具备能力自己独立吃饭,而上前直接喂幼儿吃饭,硬生生的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另外,孩子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游戏的成分,他们有时候会拿起勺子东敲敲西敲敲,有玩弄饭菜的行为,此时不应有过多的苛责。

可以适当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儿的椅子下面铺一张报纸,这样清理起来就会更方便。同时通过绘本阅读,榜样力量等方式教导幼儿不要浪费食物。如果在这一时期,家长没有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满足幼儿这一时期自己吃饭的欲望,那么当他们的兴趣褪去,又习惯于家长们的喂食,后期学习起来,吃饭就演变成一种负担,家长们就会责怪幼儿“懒”了。
   2.给幼儿自己选择喜欢并且适合他的餐具、餐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吃饭的时候,没有自己合适的餐具和餐桌。幼儿拿着大大的餐具,自然不喜欢自己吃饭,需要大人的喂食。所以家长可以跟幼儿一起购买他自己喜欢的餐具,拥有他们自己的餐桌,可以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更加舒适。这样的做法,既表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同时刺激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的兴趣。
   二、针对祖父辈两代家长对0-3岁幼儿科学喂养的知识了解较少的情况而提出的解决方法
        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站为依托,为祖父辈两代家长提供免费的咨询和讲座。在小城镇的生活中,父母白天一般都是忙碌于生意,而喂养孩子的重任就担在了祖辈家长的肩上。祖辈家长们接触理论知识的机会并不多,即便是商业化的幼儿早期教育也很少出现在小城镇中,为祖辈家长提供的免费咨询讲座更是少之又少。祖辈家长往往只凭借几十年前他们老一辈的喂养经验来喂养现在的小孩,而现在年轻的父母,虽然也懂得一些科学的喂养观念,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往往找不到实践科学喂养的方法,在加上祖辈家长的干预,使得科学的喂养无法在小城镇中流行起来。再者,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祖辈家长难以接受需要费用的幼儿早期科学喂养教育,更何况自己已经是抚养了几个孩子长大“经验者”了呢?所以要改变三代同堂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可以以乡村各级政府为依托,加大人力物力对0-3岁科学喂养的支持,同时借助幼儿园、妇幼保健站、计生委、妇联的合作,为祖父辈两代家长提供免费的咨询和讲座,将科学喂养慢慢渗透到家长们的生活中。
   三、通过大众传媒加强对三岁以下幼儿科学喂养的宣传
        比起书籍和报刊,城镇的家长们更多接触的是电视、广播、宣传单。育儿节目《超级育婴师》,将西方先进的育儿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融会贯通,给观众介绍了解决家庭纠纷、调教“熊孩子”的教育方法。而对于城镇的居民来说,通过电视的传播去了解新时代的科学育儿方法是比较便利的途径。广播和宣传单也是家长们经常接触的媒介,可以将相关的科学喂养观念渗透其间,制作成“小扇子”、“小册子”“小本子”等小材料,使得幼儿的科学喂养传播得更加的普遍广泛。相关机构可以与商家合作,给予商家帮助,开办“亲子阅读室”,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科学喂养的场所,提高家长对0-3岁的科学喂养水平。
   四、针对祖父辈两代家长对科学喂养存在的分歧而提出的解决方法
 (一)祖辈两代家长不要在幼儿面前展开“辩论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的家庭的两代家长会因为喂养分歧,在幼儿面前展开激烈的辩论,这样不仅仅会使父母威严扫地,也会使幼儿在祖辈家长的庇护下,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很难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另外,两代家长不要在幼儿的面前相互指责对方错误,使得孩子难以在辩论中得出明确的饮食标准,或者导致孩子对两代的家长都产生不信任的想法,以后谁的话都不听。
(二)和祖辈家长商量,父母在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时候不要插手
        祖辈家长在幼儿喂养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以自己的实践经验给我们年轻没有经验的父母一个好的榜样,但是如果两代家长的喂养观念存在不同,那么祖辈家长应当将教养的权利交给孩子的父母,不要第一时间就出面护着幼儿,有分歧的观点可以私下商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辩驳。同样,年轻的父母事先应当和老人协商沟通,告诉他们自己在管教幼儿的饮食行为的时候,不要插手,同时,两代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年轻的家长应当放低自己的姿态,缓和自己的语言,接受相互的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郭邵屏.儿童健康饮食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2)
[2]万莹.隔代教育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
[3]宋少卫.非常祖母—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梁悦梅18977732011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南珠西大街138号(1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