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思迁
温州市第三幼儿园
【摘要】:选择恰当的音乐融入过渡环节不仅可以使环节间的衔接更紧凑自然,还可以将美育融于生活,让幼儿在艺术的美感中养成好习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根据每个过渡环节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音乐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为下一环节铺垫,也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音乐 一日生活 过渡环节
【正文】:
一、将音乐融入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必要性
幼儿每日在园活动时间长达9个小时左右,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决定着幼儿一日活动教育的质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过渡环节的组织必然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一日环节的质量。
许多老师对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刻板、生硬,势必给孩子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带来压力和不悦的情绪。如果老师能灵活地借助一些手法,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进入下一个活动,可以会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将音乐有效融入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策略
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各特点,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分散的有集中的、有个体活动也有集体活动,不同的环节需要不同特点的音乐来满足幼儿的需求,音乐的选材至关重要。
(一)晨间锻炼前的过渡环节
首先,早晨刚入园时,幼儿的情绪比较容易波动,身心还未完全舒展开来,此时幼儿园应播放优美平缓的轻音乐,使幼儿愿意参加到活动中来。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安妮的仙境》
2、《春野》
3、《清晨萨克斯》
4、《晨歌》
(二)晨间锻炼后的过渡
晨间活动中幼儿活动量大,身心得到了很好的释放,所以在晨间活动后的过渡环节,需要让幼儿有5-10分钟整理器具、调整呼吸的时间。此时应该选择速度稍慢又有一定节奏感的音乐。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2、肖邦——《小狗圆舞曲》
3、舒曼——《快乐的农夫》
4、《Vegetable Soup Song》
(三)集体活动前的过渡环节
集体活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主要的活动之一,做好活动前的过渡工作可以为集体活动做好铺垫。此时教师可以改语言口令为音乐提醒,选择平稳固定的音乐,有助于幼儿平复情绪。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德彪西——《阿拉伯风》
2、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以往的点名环节,是老师点幼儿姓名老师的语气有强制性。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节奏来点名音乐对唱:
1、节奏对唱:通过对唱来进行点名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增强对音乐的兴趣。
师:×××∣×××∣ 幼: ∣×××∣×××∣
A A 在哪里? 我来啦 在这里
2、节奏回应:在幼儿有了一定的节奏经验后,老师可以请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来回应老师这还可以加入旋律,用歌唱的形式来点名。
如 师:1 2 3 4 ∣5 - ∣ 幼:5 4 3 2 ∣1 - ∣
A A 你在 哪? 老师我在 这
3、拍打节奏:老师点到某幼儿的名字,该幼儿就按一定的节奏旋律拍掌、跺脚等。
(四)区域活动前的过渡环节
区域活动是幼儿每天重要的自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根据音乐欢快的节奏去寻找自己的区域。在等待中带着平和愉悦的情绪,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自主地准备活动。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约翰斯特劳斯——《春之声》
2、贝多芬——《欢乐颂》
3、《宠爱》
(五)区域活动后的过渡环节
音乐响起,每位幼儿都在自觉地收拾操作物,井然有序地返回原来的座位。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游戏。整个环节以幼儿为主体,运用他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始终贯穿其中。
这是还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德国童声《Chenparty》
2、Ayur ——《children of the earth》
3、《彩虹糖的梦》
4、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
(六)午睡前的过渡环节
午睡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在一日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有研究证明,音乐的声波振动可改善人的情绪促进睡眠。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勃拉姆斯——《摇篮曲》
2、肖邦——《Berceuse in D-Flat》
3、舒曼——《梦幻曲》
4、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5、圣桑——《天鹅》
6、德彪西——《月光》
(七)午睡后的过渡环节
每日起床后,要进行穿衣服、整理床铺等活动。此时选择一些平缓而富有行进感,如清晨阳光般照进午睡室,唤醒梦中的孩子。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
2、舒伯特——《小夜曲》
3、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4、舒伯特——《圣母颂》
5、柴可夫斯基——《儿童进行曲》
(八)进餐前的过渡环节
孩子的饮食状况直接影响身体发育。老师可以在餐前引导小朋友用音乐去认识各种食物的营养,比如歌曲《吃饭歌》、《蔬菜营养多》。也可以帮小朋友养成吃饭的礼仪和好习惯,比如歌曲:《洗手歌》、《小手拍一拍》。
这时候可以选择如下音乐:
1、巴赫——《圣母颂》
2、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
3、门德尔松——《春之歌》
4、李斯特——《爱之梦》
三、教师将音乐运用于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其他策略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选择音乐
除了根据各个环节需要来选择音乐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来选择音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已有一定的词汇量,有一定的音高概念。大班幼儿记忆力急速发展,能够较快完成歌词的记忆,音域范围也不断扩大,节奏类型也基本掌握。
2、结合主题内容选择音乐
老师还可以结合主题内容融入到过渡环节的音乐中。比如在《春天到》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选择关于春天主题的音乐;也可以引导幼儿在自然界中发现声音,利用“风声的呼――― ︱呼―――︱”,“雷声的轰 隆 隆 -︱ 轰 隆 隆 -︱”,从这样的节奏游戏入手,组织幼儿活动,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音乐能力。
3、选取教具辅助音乐
教师还可以用随手可取的借助教具来丰富过渡环节,使音乐的使用变得更加有趣吸引幼儿。比如利用幼儿的椅子、桌子、幼儿的身体部位、玩具等来做节奏游戏组织幼儿的活动。在班级里配备简单的乐器,如铃鼓、沙锤。
音乐教育应该是儿童在快乐氛围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教育中,每一个过渡环节都要与音乐相结合。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菁,茅莉雅.《等待的艺术———幼儿园活动中过渡环节的组织与管理》[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05)
[2]唐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衔接过渡技能的运用[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Z1)
[3]潘莉.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6)
[4]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