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云圆、高丽、黄香、文宗菊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兴趣好比人们在迷雾森林时遇到的灯火,引导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同样,兴趣就好比学生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而作为刚进入小学的学生,他们学习大多都是建立在玩的基础上的,所以,有趣的教学过程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因此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正文
兴趣一词在我国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其中学习兴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兴趣在古代是指兴致,是对某种事物的喜好或者关切的一种情绪,我们所熟知的就有孔老夫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出自《论语 · 雍也》十二章],杜甫在《西枝村寻置草堂夜宿赞公土室》中也提到了“欣悦而乐于从事”[ 出自唐代 . 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夜宿赞公土室>诗二首之二:「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可想而知,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发现了兴趣对人们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学生更为重要。在西方国家也有不少关于兴趣的言论和著作,“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类有一种‘自主性功能’,就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感情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使人们去行动。”[ 出自美国心理学家,阿波伯特.《人格的特征》]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孩子们的自制力和注意力较欠缺,学习压力相较于幼儿园较大,学习都是以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去学习的,很少以自己的热爱为出发点。因此,教师从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机智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必须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开始,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教师在课堂中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视频、故事、游戏等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和》的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十辆玩具车,十个苹果等,分别给不同的小朋友,让他们相互“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和朋友一起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和的学习,让学生发展10可以分成什么和什么。当教师拿出教具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转移到老师教具当中,而当教师把每十份教具分成两份给不同两个学生,她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现和自己有一样东西的人是谁,进而很顺利的完成找朋友的活动,找到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数一数两个人一共有几个,他们就会发现有10个,每组都是十个,教师再问学生可以把10分成多少和多少,学生就能说出自己的数是多少,进而完成教师的教学。
二、利用玩中学来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来,还要在玩中学会知识,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边玩边学。
例如,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教师说出自己一天的时间所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表看谁拨的又快又准,如老师说自己每天6点起床,7:30到学校,8:00开始上课,中午12:00吃饭,晚上7点听新闻等,不仅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了钟表的知识,还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相互关联,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生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后,教师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想一想,我是先拨时针还是先拨分针,拨完其中一小步后会得出什么样的一个结果,通过这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可以转化到对学科的喜爱,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出自先秦时期《学记》]就表明了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小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的身边,缺少了依赖的对象,会把对父母的依赖转变成对老师的依赖,小学生如果感受到某个老师对她的喜爱,她就会转变成对学科的热爱,因此,教师在课外可以和学生多玩游戏,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用鼓励来代替惩罚。例如,在学生的考试中学生考了59分,教师可以借1分给学生以此来鼓励他下一次考了还回来,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并利用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和辅导,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时刻被关注着的,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激发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化教学
教学都是以生活中生活情境进行的,没有了生活实例的支撑,教学课堂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而且,数学问题大部分是抽象的,没有了生活实例的支撑,很难做到化繁为简,不利于低段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导致他们对教师所教知识没有学习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彻底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化教学,以致于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比一比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家到学校和家到公交站的距离;同时,在学习分一分时,可以让学生对家里的碗筷进行分类或者对家里的蔬菜水果进行分类。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的下朋友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但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生理、个性等特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教师应该多方法、多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来源于兴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是特别重要的,数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万成.小学一年级数学兴趣教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 版),2009,04:27.
[2]范琳琳."热身运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良药 -- 浅析一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4,24:55.
[3]唐玲玲.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J].小学科学 (教师)2014,07:16.
[4]刘远雄.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N].黔西南日 报,2009 -07 -02006
[5]中国科学创新导刊.郑显清——数学的价值——服务生活[J].—2011
[6]黑龙江科学梁翰青—《教师期望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2019,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