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依托思维导图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林秀娟
[导读] 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林秀娟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二实验小学   366100
        摘要: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弥补学生思维能力的缺陷,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本文围绕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文章围绕兴趣激发、氛围活跃、解题思维、复习质效等多个方面阐述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策略,力求借思维导图至功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引言:
        思维导图可以让原本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清晰化、形象化、具体化,将其应用至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更好地解题、答题,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况且,新环境、新体制下,教育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思维能力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应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图文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单纯的文字和符号。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将原本零散、繁杂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清晰化,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以触发学生的感性思维,吸引其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一节课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绘制成思维导图,将所有章节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以小见大”,逐步掌握各章节的内容,建构相对完善知识体系。为增强课堂趣味性,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思维导图进行渲染,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几何图形的学习为例,学生最先接触的是正方形、长方形,接着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等,在课堂中,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这些图形,并运用思维导图将这些图像串起来,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生找寻这些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搭建桥梁,并选取生活中的实物作参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单个的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但综合整本书的知识点,就比较困难了。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点串起来,这是由于学生认知与思维所局限的。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串联所学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1]。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通常可以在每一章节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与生机。教师在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即可,对学生所绘制的导图进行评价,并予以激励和鼓励,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以上述谈到的几何图形为例,教学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回忆所学几何图形,将其列举出来,运用思维导图将其联系起来,并举出相应的实例,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课堂参与会更加积极、主动。
        三、梳理解题思维
        数学习题通常考察的知识点相对全面、综合,这是学生薄弱之处,学生对于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是比较容易的,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由于考察知识点多,学生在解题时会比较困难,难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行问题的求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难以将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2]。为此,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在日常的习题讲解中也借用思维导图,分析题目含义、分析题目所用知识点、分析整个解题思路,为学生良好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以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多边形面积计算所涉及的知识列举出来,如,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将所学知识点灵活应用于此,进行解题。
        四、提高复习质效
        小学阶段,学生的考前复习往往是以教材为绝对参考,逐章节复习,这样不仅耗时久,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遗漏部分知识点的现象。借助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将各知识点有机相连,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复习时就可以不必参考教材,参考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这样还能让学生在复习阶段保留些许新鲜感,复习更有动力,复习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将正本教材的所有知识点提炼出来,直接以具体的知识点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中标注相应的页码与习题,为学生复习提供参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复习期间遗漏知识点的问题,提升其复习质效。
        五、结束语
        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数学教学低效低能的状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氛围得到大幅改善,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答题,同时,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化、形象化教学疑难点,为学生学习数学、复习数学知识提供清晰、精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日后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新涛.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知识文库, 2020(20).
[2]熊春英.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4):322.


本文为大田县2020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KTX-2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