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丽
吉林省洮南市第八中学 吉林 洮南 137100
摘要: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有效推进,而非达到目的。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中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把握学科特点,探析有效教学对策。要在推进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中勇于打破原有课堂的单一性,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理解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做出教学调整。这样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才会大大提升,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才能顺利达到。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
迈入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池”变得更深、更广,学习内容难度加大。这导致许多初中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时出现了“不适应性”,学习有效性不高。加之部分初中教师在推进开展数学教学时方式方法相对单一,针对性不强,导致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不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做出教学调整,要把握数学课堂特点,理解有效教学含义,采取合适手段,推进教学开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含义
什么是教学有效性?实际上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从学科自身的规律出发,采取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消耗少,效率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则具体是指教师能够通过合理课堂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从而借此引导学生形成理性逻辑思维,让学生从发展的数学眼光去看待数学问题,借此达成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二、初中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对策
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分析,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从整体性角度做教学优化,可以从如下四阶段入手,通过教学创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1、导学优化,提供数学自学感知空间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先认识,先理解,先思考,先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自主的层面遨游数学的海洋。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变化导学环节,可以借助引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数学自学以及感知的空间。让学生自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熟悉度,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为快速的跟上教师的授课步伐,保证教学有效开展。为让学生顺利预习,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预习自学资料,也要设定预习任务单。
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设定如下自学任务单:
(1)自学明晰勾股定理的概念、具体内容、证明;
(2)自学明晰勾股定理的应用;
(3)根据自学完成课后练习题,总结数学学习规律,进行预习检测。
2、教学优化,多元变化数学教学模式
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要从多元变化的角度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借助方法的转变激活原本僵硬的数学课堂,让有效教学的种子进入课堂。当然,初中数学教师在变化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学生的接受程度出发,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做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丰富多彩的正方形”知识学习时,该知识的探究性色彩明显,教师可以在进行该知识讲解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在科学划分学生小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思考。
(1)合作探究,思考正方形的性质;
(2)合作探究,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又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而且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现将正方形A’B’C’O绕点O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形状有哪几种?重叠部分的面积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能够借助合作探究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与探索之中,不仅能够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借合作探究活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同时学生的多元数学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发展,数学课堂也能够因此趣味教学活动而被“激活”。
3、内容优化,增加数学课堂知识应用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为“学以致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就要采取有效手段凸显数学学科的实用性特征,要做内容优化,增加数学课堂的知识应用。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视野放在现实生活中,变化习题、变化内容。
如在学习“平行线”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数学画面,如地砖、墙缝、铁轨、门窗的边框、两根下垂的灯线、电视机的边框、电脑键盘、双轨窗帘的推拉滑槽、推拉门、卷闸门横条等。一方面能够从动态角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另一方面则能够补充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让知识呈现更立体。再如教师可以做作业优化,变化数学课堂练习复习活动。可以化原本的书面作业为实践探索作业,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数学实践性作业:回家调查近三月家庭美日用电情况,就平均用电数以及用电的中位数和众数进行确定,分析自家的用电情况。
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出教学调整以及教学优化,要借助上述举措的落实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打造新型数学课堂。这样才能够从整体层面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借助有效教学,驱动学生学习、成长,进而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米伟伟.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浅谈[J].山东教育,2021(03):57-58.
[2]吴茜.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