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丹
四川省青川县乔庄镇第三小学校 628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发展与变革,初中化学教学方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翻转课堂作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被众多化学教师接受并进行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核心是借助科学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借助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果。本文基于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化学实验;应用实践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自主学习,并针对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学习疑问进行讲解。翻转课堂正是符合上述的要求,将课内外的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促使教学环节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辩证的思维学习内容,积极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其中的实验内容是重中之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观察到实验的变化,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一、借助翻转课堂提升学生实验兴趣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基于课本内容制作微课内容的同时,也要加入实验环节的视频。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1]。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在微课当中加入铝、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置换反应的内容,也可以利用“小魔术”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利用铝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作为“魔术”内容,并在微课视频中提出以下的问题:“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没有观察到什么新的物质?你能否猜测一下“魔术”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在实验之前接到这些问题,可以对微课内容产生初步的认知,也将更多的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实验环节。有的学生在进行观察之后,回答说溶液逐渐从蓝色变成了透明,也有的学生说铝的表面逐渐变红了。由于初中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在表述上可能不标准,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观察环节,在学生观察过实验现象之后,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在翻转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在翻转课堂当中,教师不再是命令的发布者,而是转变成辅助者的角色,尤其是化学实验课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加深自己对该内容的记忆程度,并形成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后续的化学学习[2]。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制称重、溶解、过滤、蒸发等教学视频,把每一个实验环节单独录制出来,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实验环节当中,教师首先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并为每组分配实验器材,学生在接到实验任务之后,会联想到视频中的操作内容,将实验环节进行拆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环节中。在这种教学环境当中,学生不仅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实验当中,也可以加深自己对该实验的印象。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借助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先行观察以及思考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小组形式能深入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在翻转课堂中注重分层教学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课标制定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这也导致实验教学得不到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3]。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视频,并针对实验现象提问以下问题:棉花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产生这一现象?能否列举出相似反应。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回答出相应的问题,并对自己暂时无法回答出的内容进行记忆,在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寻找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地位,并借助翻转课堂的方式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与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不断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环节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实验教学奠定基础。基于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在重视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要重视翻转课堂在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从整体角度出发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珍.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0(36):132-133.
[2]苏良.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写算,2020(35):11-12.
[3]石建宁.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20(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