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于凯
[导读] 探究性教学可以激发好奇心智
        于凯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摘要:探究性教学可以激发好奇心智、促进认知水平和提升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和提升数学素养,从而依教情和学情开展探究性教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研究性学习;对策
引言
        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得探究性教学这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实际上,探究性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和提升数学素养方面的确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常态课堂中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过于神话探究式教学的作用,放任学生自主提问、合作讨论和探究发现,结果形成不受控制的“放羊式”低效课堂模式;一些教师在心理上仍然排斥探究性教学,认为其过于耗时而放弃,使得不少学生失去探究的机会。
        一、研究性学习内容与特征
        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再以喋喋不休的说教去填充课堂,而是以高中生的主体探究、合作认知和快乐交流为数学教学的主旋律,使高中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是以高中生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合力为发展动力的认知形式,主张通过高中生的互帮互助而共同认知、共同发展,切实发挥出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
        (一)接受性
        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与高中阶段学生的个体发展认知水平与规律相符合,问题的深度要保持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不能过度拔高。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无论是自主构建的方式还是构建的深度与深度都是不一样的,教师的教学并不是为了消灭这种差异,而是借助差异的存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体系[1]。借助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建构知识,同时也会存在部分学生不能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必然的。教师要充分重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反馈评价,加强资源共享,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时开展检查。
        (二)探究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是被动地去接收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主动地去研究、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平常学生能接触到的普通问题不一样,应用于探究性学习中的问题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其深入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有意识地去创新,挖掘研究性学习的真谛所在,这就意味着研究性学习需要研究的内容要具备一定的深度,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深度还是知识面的广度,都要有一定的优势,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让学生有动力去进行学习研究,也才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2]。
        (三)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的是研究性学习涉及的问题并不一定要具备完整的条件,或者已经存在明确的结论,不是哪个已经确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主要是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生活经历不同,研究的目标定位不同,选择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不同,具有很明显的灵活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才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途径。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主表达的机会。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其中,学有所得。


        二、数学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以轻松愉快的认知氛围调控探究状态
        高中生的认知情绪、心理态势、心情状况和学习状态等方面的主体信息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等电子手段为高中生的探究性学习创设一个开放性、趣味性、自由性的互动平台,切实激活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让高中生的高效化、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以“空间几何体”为例: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播放一个教学课件,课件里是用信息技术制作的长方体的3D效果图,并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展出,让高中生亲眼看到长方体的立体空间效果图,提前为高中生积累一些空间几何体的观察效果信息,为高中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新起点[3]。
        (二)以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体现探究能力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有效推动高中生进入大脑兴奋、心情激动、心理愉悦和情绪积极的主体状态之中,教师要以此为基础,引导高中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全效释放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主体律动、认知灵光,借助高中生具有的认知积极性、探究主动性和交流自觉性去推动数学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以“线平行、面平行”为例:本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空间意识,因此,教师在高中生开始探究性学习之前要为其做好准备,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两点确定一条线、两线确定一个面的动画版示意图,为高中生的探究性学习做好充足的信息储备。
        (三)以亲密友好的认知关系催发探究潜能
        良好的教学氛围完成了状态调控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成了主体认知过程。高中生切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合作探究的快乐和自我成功的喜悦,高中生不仅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兴趣和求知动机,也对教师的精心设计产生感恩之情和敬佩之意,亲密友好的认知关系就会慢慢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高中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更加放松、自如、愉悦,认知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会更加饱满、激昂,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神奇教学效果,且大幅度优化高中生探究性学习的目的[4]。
        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发挥,通过让学生在对某一个开放性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研究实践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具体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充分重视这一新的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促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军光.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56.
        [2]陈阿芳.对新课改下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科普童话,2019(44):15.
        [3]贾西杰.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思考[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4):40+42.
        [4]焦德生.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思考[J].才智,2019(04):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