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苏秋梅
[导读] 数学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分析能力
        苏秋梅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八中学   362700
        摘要:数学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分析能力,这与当前素质教育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辅相成,同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理性思维具有相通性,数学思维能力对其他理工类学科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就当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作出分析,最后针对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培养策略,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教学;培养
        引言: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即是对低年级数学的总结也是为大学的高等数学奠定基础,因此该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不仅是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而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中学科核心理念的培养,其中就包括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解决问题,其更是一种适用于理工类学科的学习技能,同时,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思维导图,从而使繁琐复杂的数学知识条理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不应仅停留于数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数学成绩的提升,也应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
        1.1教师观念落后
        大学的教育多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并不会进行过多的指导,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而言可能是依靠教师引导学习的最后时期,面对高考的压力使得该阶段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有所忽视,教学观念的落后固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无益处,也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悖。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应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
        1.2学生解题思路不端正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对习题的讲解只注重引导学生按照传统的解题方式解出答案,而忽视了其他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此外,对学生的书写能力也缺乏相应的规范,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形成固化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能力,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并无益处,也无疑会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和微积分等学科的学习带来困扰。其实,习题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最佳手段,不同习题有不同的解答方式,教师应重视习题解答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2.1充分结合教材内容
         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依据,引起学生养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材内容也有了全新的改变,不同于以往旧版教材中只注重对理论知识阐述,新版教材更注重通过各种实践方式和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理论知识的丰富的内涵和使用场景,充分挖掘教材的亮点和重点,使用教材挖掘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认知,并善于利用教材内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相关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在课前抛出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复习找到答案,并总结推导过程,而后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验证推导过程和结论是否合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
        2.2总结解题方式
         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式。其实,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在面对习题时一般都会急于求成,只求能解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会形成较为固化的解题思想,解题方式也十分单一,而多选择指向最为明显的解题方式,然而,每位学生对基础的掌握和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尽相同,因此适合学生的解题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如逆向思维和平行思维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选择易于学生理解的解题方式,因材施教有助于平衡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可以按照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数学思维的基础是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因此,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打破传统的思考方式,使学生的思考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思考方式,勇于突破常规是挖掘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此外,创新是基于对事物的了解,而对事物充分的了解则基于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只有学会观察并学会分析事物才能为数学思维的养成奠定基础。学生在拿到习题时不行先急于求成,急于找到解答方式,而应认真观察习题,分析习题的中每个信息的含义,并不能仅满足于一种方式解题,而应采用多种方式解出答案,除习题解答以外,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应仅是向学生传达理论知识,而应引导学生深挖理论知识背后的推导过程,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的推导过程应用于实际解题方式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拓展思维方式。
        3.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师应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有正确且充分的认知,深切明白数学思维不是为了应对习题解答和高考,更重要的是落实素质教育,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学生在其他理工类学科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杨继伟.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2020, 000(011):50-51.
        [2]陈海燕.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 智力, 2020(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