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铭苠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改革,人民群众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加,同时群众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可以尽快社会变化,应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如今高等院校已经进入普及化、大众化阶段,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大幅度增长,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逐渐凸显出来,逐渐形成生动多元化现象,而目前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则是多元化招生模式。文章基于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学生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背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院校单独招生的不断发展,生源多元化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因此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院校的教育管理、内部组织以及培养人才计划等,这也是高职院校无法避免的重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不仅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给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而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源多元化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特征
(一)关于思想道德素养方面
不同类型生源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素养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这些生源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生源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层次特征。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时期便会接受最高层次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这个时期内会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教师将课本上思想政治素养知识讲解给学生的同时,还会将自身对思想道德素养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进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高素养的教育人才,并在高中阶段就逐渐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但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却逐渐增多,不仅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有效形成,而且严重阻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进一步发展,通常情况下,这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的表现则是心情焦虑、烦闷以及急躁等,过于严重可能会身患抑郁症和强迫症等,给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二)关于科学文化素养方面
对于科学文化素养来讲,主要是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及行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科学文化的素养和道德较高,那么该学生则会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体系,相反,如果该学生的科学文化道德和素养较为薄弱,那么学生掌握新知识和事物的能力就会较弱,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结合相关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招收学生上有明确目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同时还需学生有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但部分招收进来的学生,自身不具备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少数学生存在偏科现象,虽然这些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不充足,但其动手和实践的本领较强,同时具有显著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观念过于传统
如今我国教育行业在飞速发展,有效带动了高职院校教育发生了变革,而高职院校也成为为相关行业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时刻掌握市场行业的变化情况,不断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并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不但可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养和高素质的教育专业人才,同时可以培养出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较强的综合性人才。但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应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因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办学方式主要采用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教育的形式为主,所以院校不能有效培养综合性教育人才,同时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自身不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普遍在开展相关的思政教育活动时,只是走程序化的教育形式,将培养学生的重点全部放在专业文化知识的教育上,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工作。甚至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自身没有义务负责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教学,所以忽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受以上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完成全方位教育人才的教学目标变得较为困难。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基于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进行创新,但部分院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仍然应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实现思政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而且因教学方式的单一,高职院校学生无法对教学课堂产生兴趣,同时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和需求。一旦长时间处在这种现象下,不但无法提高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师在生源多元化的发展下,教学成果往往达不到实际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为了可以尽快适应生源多元化的发展形势,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并不断对该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提高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水平。
三、关于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应积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模式
如今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应将重点放在思政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上,并对两者进行更新,在不更改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根据高校教育的现状对其进行完善和更新,需要逐渐突破以往教学课堂的局限性,重视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的水平和效率。除此之外,与思政教育工作相关的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实践教研活动,或是学术交流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比赛,与其他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通过学习和交流,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体系,拓展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只有自身具备富足的教学工作经验,才可以明确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的不足处,从而将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改进。在生源背景下,相关专业地教师应根据不同生源学生的不同特征,掌握不同学生的入学方式,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二)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进行创新
作为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让相关专业地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行辅助教学,同时需要将使用这一技术真正得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不断研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可行途径,逐渐将其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中,进而有效形成信息化的思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其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而且可以使用该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平台中拓展思政教学资源,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资源体系的建立,通过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利用智能软件,让其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展的主要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等,在这些互联网平台中积极的宣传,并不断推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题或文章,逐渐调动院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可以适当在互联网平台中发布与思政教育有关的舆论文章,并和院校学生共同对文章进行讨论,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保证高职院校后续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应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学习时,可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结合院校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适当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教师应不断帮助学生,让其可以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应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引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课题,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采用相对应的疏导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解开自己内心的困惑,让学生的心理可以健康发展。
结束语:
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迎来了改革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无论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还是院校的组织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社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势必要进行思政教育的创新变革,重视学生的思政道德素养,保障学生可以进行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21(7):35-36.
[2]刘观金.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3):72-74.
[3]顾永惠.网络媒介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