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酒店管理转型进程现存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嵇学红
[导读] 在现今高校持续信息化
        嵇学红
        鲁东大学
        【摘要】在现今高校持续信息化、国际化建设的当下,转型发展是增强高校竞争力的发展方向。高校酒店是高校后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校内外住宿、会议、餐饮等重要活动,是高校公务接待的主要负责部门。高校酒店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分析高校的酒店管理凸显出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旨在实现丰富高校酒店管理内容,促进高校酒店自身发展,构建、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对于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酒店管理;转型;问题;对策
        高校酒店是高校后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直接反应高校形象与水平。在谋求转型发展的当下,面临传统管理信息化、资源紧缺与发展、职能定位提升等巨大挑战。如何直面高校酒店管理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高校整体转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酒店管理现存问题
(一)高校酒店设施陈旧滞后
        高校酒店普遍存在配备设施滞后,陈设年代久远、人性化程度低的情况。对于餐宿一体的酒店而言,餐厅与住宿管理的设施、配套完善十分重要。餐厅接待餐品单调、承办活动能力局限、酒店配置不够完善、房型丰富度不够,不能满足多种住宿需求、房间布局实用性较低、娱乐活动设备简陋、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性化服务程度跟不上等都是普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管理观念传统守旧
  高校酒店发展普遍存在信息化滞后,管理观念传统、低效、规范化不完善等问题。在高校信息化、国际化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酒店信息化管理的提升迫在眉睫。信息不流畅,员工人工劳动强度大,管理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监督分析机制,内部管理松散无序,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等都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管理理念单调守旧、制度滞后、缺乏校领导重视与缺乏管理发展与创新也是阻碍高校酒店管理发展转型的重要原因。
(三)酒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酒店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建设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外语能力弱,承接国际交流活动、团体活动、大型会议接待能力较低,服务水平低下,酒店服务人员缺乏规范性培训,缺乏工作责任感、工作方式简单敷衍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二、高校酒店管理改进对策
(一)升级基础设施,加强酒店硬件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增大,来华访问学习的外宾团的增多,都是对高校酒店住宿与餐饮的巨大挑战。
        对于餐宿一体的高校酒店而言,餐厅的丰富性、特色化改革十分重要。在保证餐饮卫生、美味、便捷的同时,餐饮部需要结合顾客人群增加多样地域特色,提高菜品创新力,设置奖励机制,鼓励餐饮部员工提出“金点子”;与厨师长充分沟通,以改进产品的出品质量与服务;协助餐饮部制定菜牌、特别介绍,积极配合做好助力餐饮部的特色化建设。为满足国际交流生以及交流团队用餐需求,建议学校支持开设中西餐厅,可以根据国际节日、传统节日开办活动或联欢会,以丰富在校生、留学生的娱乐生活,提升幸福感、归属感。
        客房部门在安全、卫生、舒适、便捷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升级,满足高校接待基本需要。客房多样化可满足多种住宿需求,设置高、中、低档次甚至有不同风格与主题内容的客房类型也是人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当增加单人间、双人间,满足现代人群注重私密性、空间感的需求。与此同时,会议室、娱乐活动室的增设可提升居住感。

咨询服务、交通服务的配备可大幅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能力的完备度,提升顾客居住、出行的舒适度、便捷性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系统规范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高校酒店系统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切实提高高校酒店接待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信息化时代顾客的切实需求。目前,高校后勤接待服务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信息化滞后的情况。酒店官网、微信公众号、客房服务系统的增设可便捷顾客的信息获取需求,方便了解活动信息、房价、订餐、咨询等精细化服务。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使高校酒店能够集中管控各部门运转,快速反应部门情况,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有效杜绝财务漏洞降低经济损失,各类数据可使管理者实时掌握酒店的经营情况,提供决策支持。
  观念更新是高校酒店管理发展的重要前提,破除桎梏,转机制,抓管理。大力推进高校酒店管理战略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薪酬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等都是激发酒店管理动力、活力的重要方式。
  全面推进高校酒店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信息化、现代化,促进酒店稳步发展,实现转型发展目标管理制度是根本保障。因此,酒店管理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薪酬制度、作业标准、信息化管理标准以及相关考核办法等,实现有纪律、有质量的管理机制,量化考核,分工明确的工作准则,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各项条例是酒店管理的基本条件,完善的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经营特色
  人才输入和人才培养是酒店管理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影响酒店管理发展的关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技能、专业化程度都直接关系到酒店的管理与服务品质。管理岗位竞争选聘;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骨干队伍;重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基层服务人员培训计划的实施十分重要,要达到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提升服务人员队伍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整体水平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酒店服务目标定位准确与否,与酒店转型发展息息相关。酒店发展目标明确,既要立足高校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也要面向师生,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打造优秀的管理队伍,培养中坚力量与服务团队是长久发展的基石。
  作为高校酒店,管理者需要整合学校资源,自身优势,加速软硬件、信息化建设,打造有亮点,有水准、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酒店特色并且在顾客至上的原则上,整体规划,谋求创新,拓展业务,提供多元化社会信息需求。对于酒店而言,价格竞争已不再适合消费市场以及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高校酒店应更多的将发展重心向提高酒店综合竞争力转移,走入社会,面向国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细致服务,以满足多种差异化需求。使顾客在校期间,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品尝种类繁多,高水准的特色美食,可以感受有特色的高校酒店文化,还可以享受到细致周到的咨询、接待服务。
三、结语
  高校酒店作为高校后勤部的重要一员,在面临高校信息化、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当下,转型发展是根本之路。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是机遇,同样也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章立制、策划营销、培养人才、寻求创新,都是对高校管理结构与体制的挑战,是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挑战。笔者浅显的分析了高校酒店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深刻体会到高校酒店的整改与发展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离不开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包容,形成共识,共同建设,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坚定的信念、信心与决心,打好高校酒店转型发展的攻坚战,像社会各界更好的展示高校校园文化、校园特色。
四、参考文献
【1】彭桂华.新形势下高校酒店经营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7).
【2】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3,(8).
【3】周群群.地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4】王思清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微[J].知识窗(教师版),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