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阿卜杜米吉提·依迪热斯巴克
[导读] 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懂得刚柔并济
        阿卜杜米吉提·依迪热斯巴克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五中学 848100
        摘要: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懂得刚柔并济,利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与学生多多沟通,帮助学生成长、进步。所谓的班级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通过对人的心理学与行为规律的研究,利用非强制手段进行管理。对高中班主任管理而言,要在掌握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性的措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说服力,让学生从内心认可班主任的工作,自觉规范一言一行,最终利用积极的因素感化学生、引导学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柔性管理;运用策略
引言
        班主任是学校里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班级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承担者,需要管理好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活动、行为习惯等,可以说是班级的“灵魂”。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柔性管理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方式弊端凸显,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也没有走出应试化管理的怪圈,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充分发挥柔性管理艺术,促进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柔性管理含义
        柔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它主张采取人性化、柔和化的管理方式,尊重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视角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主张以柔克刚。相较于传统的管理理念,柔性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优势,它不仅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能实现自我管理的终极班级管理目标,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实现班主任与学生的亲切交流,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一、柔性化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
        俗话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种说法非常适用于班级管理。尤其是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高中生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思想,如果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各大班主任依旧应用以前的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会严重影响柔性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在柔性管理中,主要体现以人为本,教师不能进行发号施令,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出发,通过多表扬少批评等多种方式,对班级团队进行管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此背景下,班主任还要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积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化,实施管理决策全员化,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柔性管理还可以让教师清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实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高中生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如果一直应用强制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特别是当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两极分化会非常严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清楚地认识到柔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柔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目前,高中班主任在加强班级教学管理中,不应过于关注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应重点关注高中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在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贯彻以教育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高中学生随着其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不同,在接受教育、管理方面常常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别是对于事物的心理认知、行为表现等方面。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潜在问题,积极探索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而有效地分析本班学生在心理、行为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同时,为了保证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加强与每个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学生一些潜在的心理或思想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情感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分析导致学生行为问题的因素时,发现导致问题的因素一般是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如,有的学生总是出现暴力行为,或者是不尊重教师等情况。因此,为了保障柔性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各环节的有效实施,教师除了要多与学生沟通,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对其进行情感上的激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要采取强硬的方式,要从他们的实际情绪出发,积极采取情感激励方式,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心。如,班级中的一个男生经常顶撞教师,他与同学之间也会经常出现问题,班主任在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对他的情绪进行安抚,避免其过于激动。首先要积极采取措施稳定这位同学的情绪,然后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给予其关心。同时,在对高中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效应用情感激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为柔性管理方式在实际管理中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柔性化管理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学生进行管理,也不是班主任要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要刚柔并济,既要奖励那些遵守管理制度规范的同学,又要适当惩罚那些不遵守相关制度规范的同学,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一,班主任要在全面了解与掌握本班学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一整套完善、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这其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修养、行为规范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最大化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主动改变自身的坏习惯,主动遵循相关的管理规范准则,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第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不仅要采取精神层面的激励,更要将奖励落到实物上。例如,教师可以用班费购买文具、奖状等物品奖励那些表现优良的同学,为班级中的其他同学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进一步激发这些同学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同学,班主任先是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与指导,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遵循以“教育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例如,对于那些喜欢扰乱班级正常自习秩序的同学,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每人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监督班级的自习情况,切身体会值日班长的不易,从而在以后的自习过程中服从值日班长的管理,自觉遵守自习制度,从而达到班级管理成效提升的根本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必须深刻认识到运用柔性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在高中课堂上熟练运用这种灵活的管理模式,用自己的专业性、责任心、行动力和爱心,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个性和情感心理的不同,积极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萍.柔性管理模式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6):86-87.
[2]刘春.高中班主任实施柔性管理的管理经验总结与交流心得[J].华夏教师,2019(33):87.
[3]顾侠.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到柔性管理[J].教师,2019(25):23-24.
[4]杭玉美.柔性管理模式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36):296.
[5]梁卉昆.高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措施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