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崔岩岩
[导读] 高中地理在高考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崔岩岩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摘要:高中地理在高考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地理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爱上地理,将地理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目前,高中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赞赏,即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教学。教师通过将课本内容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可以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更好的接受课本新知识,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本文就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展开论述。
        一、课堂导入
        在地理新知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社会热点进行导入设计。如此,可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上课前嬉笑打闹的状态进行调整,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把思绪全部投入到新知学习上。但是,地理知识点教学中的生活化素材比较丰富,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心理需求,应科学选择优良素材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能够围绕新的知识点展开积极思考。
        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教学时,可先借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段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由这个视频引入天气概念,为学生详细解释阴晴、冷热、风雨等天气系统表现。接着,提问学生:五一期间你们有没有出去旅游呢?旅游之前有看天气预报吗?你除了会关注是否会下雨,还会关注哪些信息呢?这个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围绕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天气预报展开的。当学生听到天气预报这个话题以后,将更为积极地参与新知讨论,顺利过渡到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上。
        二、转变教学设计观念,从课堂设计的角度进行生活化处理
        在原有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师都采用了分析法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所谓分析法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一案例为依托,借助对该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引入基本概念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相对的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省略了较多的实际细节使得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摸不着头脑,从而失去了案例分析的意义。而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这种粗糙的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自然不应当出现,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设计观念,从课堂设计的角度来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这样才能够从课堂角度来增加高中地理学科的生活气氛,从而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环境与环境问题这一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在校园内寻找了一些污染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污染进行分类。在这一基础上,我试着让学生探讨这些污染的成因与危害,我还会将一些污染作为一种实验,让学生在班级内部观看这些污染的破坏力。这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同理心,自然也会使学生更为投入地进行高中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创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无疑是高度紧张的。而当学生认为高中地理是枯燥、乏味的学科时,会加剧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偏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幅度下降。

因此,当高中地理学科教师想要对学生开展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时,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入手,降低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投入地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情境构建应当是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足够切题,能够使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深化学习,从而有效推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城市与城市化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我就以谈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设想城市发展的种种因素与客观需要,再探究学生对城市发展的认知,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该课题。学生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刚开始讨论的内容与之印证,这就是一种生活化情境建设的教学方式。当然,情境建设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应当依据教学的现实需要进行实际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
        四、善于举例,促进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处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是有着翔实的教学案例,在实际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所用的教学案例都是课本中的老旧案例,这自然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此问题有着针对性的解决举措,应当善于总结、分析、归纳和搜集相关案例并及时予以更新,这种案例教学的处理方式将促进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学以致用,加强实践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应再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将来融入社会,被社会接受程度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书本中是学习不到的,课堂上学习到的是单纯的实践理论,而真正的实践能力是要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高中地理的理论知识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获得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讲授地理知识,使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一章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在目前全球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地理节水意识。通过将课本中的水污染知识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水污染问题相联系,促进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方法,以此达成节约水资源的行动。通过以上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将课本知识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方式因其自身具有的众多优点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这种将课本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教学方式可以将课本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案例中,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中开展情景再现,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最后,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众多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桂香.浅析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23-24.
        [2]李楠楠.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349-350.
        [3]王丹丹,翟有龙.浅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