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策略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曾庆圆
[导读] 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的中心
        曾庆圆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的中心,同时也是国家传统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其在国家的音乐发展历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民族音乐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不断促进民族音乐和高职院校音乐的统一发展,不但可以让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逐渐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上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文章说明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并分析了高职院校中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传承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和物质遗产的种类较为丰富,为了将这些文化精粹进行有效的储存和传承,势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细致性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带动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所以,我国为了将民族音乐进行合理传承,应重点关注这些文化精髓真正的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需要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逐渐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让院校学生可以正确理解民族音乐,不断让学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的意识。
一、关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环节就是民族音乐的传承,而且民族音乐在高职院校多样化的音乐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民族音乐的角度来看,其不仅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同时民族音乐在与其他民族音乐风格和特色进行碰撞过程中,完美实现了良好的统一,同时这种巧妙地融合也作为音乐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积极将民族音乐在院校的音乐教学中进行传承,不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而且可以从各个方面,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其次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民族音乐,可以很好地拓展民族音乐原本的受众群体范围,促进民族音乐朝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上进行转换,从而将民族音乐进行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来。民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进行不断的传承,可以陶冶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音乐专业素养,让学生可以具有良好的音乐教养。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应细致性整理民族音乐教学资源
        作为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并重视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价值,逐渐将其融入院校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音乐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不断丰富民族音乐,可以针对民族音乐现有的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对其进行细致性地整理,通过这些民族音乐资源的整合,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伴随着时代和现代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与民族音乐相关的信息日渐复杂,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可以科学合理的应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中筛选出有价值和意义的民族音乐资料,不断提高院校学生对其的认识程度。除此之外,音乐教师在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在教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设施,合理地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地融合,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这两者结合的特殊魅力。
(二)应明确民族音乐教育的地位
        为了实现民族音乐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应先明确民族音乐在国家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民族音乐的意义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院校的音乐教师,应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不断向学生灌输多种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可以很好地丰富自身所具备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逐渐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提高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将民族音乐不断融入院校的音乐课堂中,可以保证民族音乐在其中所占据的教学地位。
(三)应重视并加大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力度
        为了让民族音乐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同时为了实现显著的传承效果,应寻求国家的帮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大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力度。例如,增加人力、物力以及经费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提高民族音乐传承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水平,让传承者可以投入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中,传承者通过对民族音乐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提高民族音乐,在实际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水平和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应重点向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目前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详细了解并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使得学生可以明确民族音乐实际发展和传承的曲折和多变,进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深入认识民族音乐。
(四)应积极开展民族音乐的传承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而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学生自身的技能,主要则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音乐实际的发展和传承,主要是将民族自身文化特色和音乐特点表达出来,而其他民族的音乐作品,没有重视音乐技巧和表现形式,则更多体现得是音乐在生活中的意义。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正确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应积极开展关于民族音乐传承的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传承活动,在此基础上,应不断丰富民族音乐活动开展的类型,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风俗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能满足民族音乐传承的真实需求。
结束语: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得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和发展,不但需要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还应有效借助新生力量,将我国民族音乐进一步传承的同时,需要科学合理的保护民族音乐。在实际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应重视并不断提高民族音乐传承的水平和质量,拓展民族音乐实际的受众群体,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婷.中国传统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现状及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8):112-113.
[2]黄春.民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策略[J].魅力中国,2021(4):303-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