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冯琦
[导读] “课程思政”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当前开展多种学科教育的根本基础
        冯琦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课程思政”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当前开展多种学科教育的根本基础,为了全面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就要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当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原则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发展,有效地在英语专业知识中将“课程思政”渗透其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通过分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渗透的必要性,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措施,以求能够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课程思政”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效发展,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就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高质量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更要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与基础文化知识相结合,有效地发挥学科作用,实现学科与“课程思政”的全面融合。为此只有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将英语知识与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渗透的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观念不强
        “课程思政”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传统课本知识教学内容的巩固,同时也是对英语灵活运用能力的一次展现。“课程思政”的学习不仅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积累和教学水平等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把控,同时也是对学生待人处事、讲话风格、个人情感的锻炼。随着学生个人情感的不断加深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也会逐渐的加深,而在学生的“课程思政”理解过程中,学生自身学习观念的强弱,是决定整个学习过程是否能够有序推进的根本。在数据调查中可以发现,我国有近75%左右的学生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思政”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而造成学习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学习观念不强导致的。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总学生普遍对于“课程思政”学习的加之认识仍旧相对欠缺,不能端正“课程思政”学习的态度,同时对于“课程思政”学习的根本目的相当模糊。而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也相对敷衍,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开口说英语,造成学生的学习观念相对较弱。
        2、专业教师资源短缺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居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导致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在很多地区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校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教师教授多门学科的现象。而作为专业型较强和语言类学科英语来说,仍旧有很多不是英语出身的教师开展英语教学工作,这就导致英语教学的专业型相对缺失,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学习的能力也相对较低。不仅如此,在我国的大部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高中英语教师本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就相对较差,加之环境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课程开展难度也相对较大,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实际应用到“课程思政”的部分也相对较少,这就造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应试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的约束力相对较大,所有的课程学习都是基于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有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讲课中威力让学生更加明确应试教育前提下英语的重点难点知识会经常用方言进行英语教学,这也直接导致学生的“课程思政”能力较低。
        3、“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是决定学生学习状态的基本前提,但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英语教学时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热情相对较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照原本的教学经验开展的,因此教学方式相对陈旧,也不会随着教学的新要求和新观念做出转变。而为了相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因为自己教授的课程内容相对较多,没有时间对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做出转变,因此就导致教学难点不断增加,教学创新、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推进力度相对较弱。


        4、教学设备利用率低
        英语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充分指导,也需要通过其他多重的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在“课程思政”课堂上录音机、CD等教学设备都是教师的教学辅助设备,虽然学校根据教学要求都会购买这些设备,但是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对于这些设备的使用率仍旧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教学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新媒体教室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校中也逐渐建立起来,但是教师本身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习程度相对较低,致使整个英语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也相对较低。
        二、“课程思政”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渗透措施
        1、创建有效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观念
        “课程思政”的提升可以依靠对话的方式加强对于英语知识之间的交流,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一是教师可以专门开设英语对话交流课堂。通过编造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之中开展对话练习,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二是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英语“课程思政”学习的困难,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太对,正确的看待英语“课程思政”的学习。
        2、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优秀“课程思政”教师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学校英语“课程思政”学习的依据。一是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英语专业教师,以国家政策支持作为依据,大力推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优势,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进行授课。二是建立专门的英语“课程思政”培训课堂,以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师作为培训主体,加深高中英语教师之间的“课程思政”交流,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起一支专业的英语教师队伍,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水平。
        3、结合新型教学要求,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要求教师将课堂从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核心中转移出来,将教学的核心落在学生身上,充分结合现有的教学基础,通过明确教学的主体责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通过转变思想,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结合新的课程改革要求,重新梳理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中英语着重于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新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加强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课程思政”练习中掌握英语学习的核心。
        4、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当前教学质量
        虽然现阶段国家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英语教学支持力度逐渐提升,对于硬件教学设施的投入也逐渐增大,但是由于受到专业技术的限制,很多教师对于教学设备的应用力相对较低。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一是,通过专业的培训,帮助教师充分掌握教学设备的应用方式,让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二是指导教师学习教学软件使用,让教师明确信息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多种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增进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加深对于英语“课程思政”实际应用的认识,也让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设备的辅助下,提升现阶段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总结:英语教学是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但是没有蕴含“课程思政”的英语教育不能满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教学需求,为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加深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从而实现素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而通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的逐渐渗透,学生也会加深对于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认识,不仅为后期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全面促进当前的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2]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渗透“课程思政”[J].杨玉红.考试周刊.2018(28)
        [3]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J].杨荣.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