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字部件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董玉萍
[导读] 现代汉语中合体字的组成结构——部件的教学很关键。
        董玉萍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现代汉语中合体字的组成结构——部件的教学很关键。就目前而言,许多的小学课堂很少开设专门的汉字课堂,而与之相关的汉字教学方法也很少。学生对于一些带有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的合体字容易混淆。本文主要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的汉字出发,对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做简要的介绍,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上,对汉字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课堂,卡片,部件,汉字教学

        近些年来,在小学汉语教学中,中小学生对汉字认、读、写困难的问题也开始逐渐被教师和研究者所重视。本文基于对汉字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的研究,有利于帮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构成,分辨字形字义相似的汉字,减轻学习者的记忆负担,增加其学习的乐趣,提升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部件的分类
李明学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汉字的部件按照部件功能分成表义部件、示音部件、标记部件、全功能部件和记号部件五类。[         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2006.
]在这里主要进行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的教学方法探究。
示音部件是能表音的部件。例如示音部件“黄”和“huánɡ”有关,像“簧”、“璜”、“磺”、“潢”、等字。示意部件是能表示意义的部件。例如表义部件“人”与人有关,像“伦”、“仁”、“仞”、等。?
        二、汉语部件教学方法
        依据上述对汉字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分析,结合汉字部件本身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种针对带有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汉字的教学方法。
        (一)示音部件和表义部件相联合的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常用的字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是形声字。因此对包括汉字示音部件的形声字提出一些教学方法。
        将具有相同示音部件的合体字整理在一起,让学生辨析合体字与示音部件之间读音的关系,接着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讲述表义部件的意义,并以此来解释汉字本身的意义。与此同时注意让学生注意此类区分此类汉字意义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例如示音部件“干”读作“ɡān”,包含这个示音部件的字有“杆”、“赶”、“肝”、“竿”、“秆”等。 如“杆”其表义部件为“木”,则其表示的是与木头相关的东西,“肝”的表义部件是“月”,其意义是与肉相关的东西,这里指的是人的器官,“赶”的表示意义的部件为“走”,其意义是与走相关的动作,“秆”表义部件为 “禾”,其是一种与食物相关的名称,可以用图片作为说明。首先,教师总结汉字与示音部件之间的关系,上述汉字的读音与示音部件相同或类似,学生在碰到其他带有示音部件“干”的合体字时,可以借此猜测汉字的读音。其次,可以根据表义部件推测汉字的实际意义,两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便于记忆。其他类似的汉字也可以以此类推,使用上述的方式进行教授。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汉字词汇量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法反向进行复习和补充词汇量。例如,教师展示一个示音部件,由学生写出具有此部件的汉字,并说明汉字的意思。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任何同学都可以抢答,答对次数多的队伍获胜,将获得礼品。如学生回答出正确的课堂上从未学习过的汉字,这也是其他学生补充词汇的一种有效途径。

此类方法一改传统教学沉闷的课堂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复习和补充词汇,利用联动记忆新单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此外,采取动画放映也不是为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初级的小学生,在讲述一些具有表意的象形字,可以用图片展示其汉字实体事物的图片,让学习者一清二楚,加深印象。例如象形字“火”,首先播放火的图片,教师将火的形状和汉字字形“火”的照片放在一起,讲明两者之间很相似,其次伴随图片讲解火字的汉字如何从甲骨文变成今天的文字。然后讲述带有表义部件“火”的合体字,可以借助动画的方式来教授,先用动画播放出表义部件,然后再把示音部件播放出来,如“灿”、“灯”等字。
        (二)部件教学方法具体实施
        拆分,即对合体字进行拆分。对汉字的拆分并不是无限制的拆分,直至拆分到笔画为止,而是要有理据的拆分,切忌将汉字拆分过于分散,否则不利于对汉字的进行记忆。例如,把“辜”字拆为“古”和“辛”是有理据的拆分,若把“古”二次拆分为“十”和“口”,把“辛”二次拆分为“立”和“十”则是不理据拆分。因此,对教师在带领学习者进行拆分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寸。
        其次,在学习者的汉字的教学中遇到一些困难,其中有一方面是学习者经常写错别字的现象,例如: 将包含“衤”的“补”写成别字“礻卜”,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一些相似部件不容易分辨。针对这方面的偏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卡片。教师借助卡片进行部件教学的游戏可以这样进行。其一是将教师和学习者拆分完的部件写在卡片上,打乱卡片的顺序,请学生们在其中找出可以组成汉字的卡片。其二是以某一类卡片上的部件固定不变,请学生们在其他卡片中选取可以与其组成汉字的卡片。例如将“王”作为固定部件,学生们可以选择“京”、“良”、“不”、“马”、“里”等部件组成汉字“琼”、“琅”、“环”、“玛”、“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扩大词汇量,同时对“衤”部件的形状、意义有着更深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借助此类方法将部件“衤”与部件“礻”相对比,帮助学生区别两者的形状及意义不同,避免将其混淆。
        其三,教师还可将一些合体字填写在卡片上,并由教师自己保存,将这些合体字拆分为部件同样也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学生,一人一张卡片。然后由老师从合体字卡片中抽取其中的一张,偷偷看,不向其学生展示,大声念出其读音,并造一个词,然后请持有组成这个合体字的部件卡片的同学们站起来。
        本文针对学习者容易写错别字,难以正确书写汉字,难以辨认相似的汉字等问题,提出了卡片教学的方法。卡片教学方法有效使用,可以使我们的汉语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准汉字的音、形、意,减少错别字出现,提高学生正确书写率,以达到汉字教学的目的。
        注释:
        ①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2006.
参考文献:
[1] 邓琦.思维导图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 胡杨.韩国小学生汉语词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2017.
[3] 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2006.
[4] 乔文.汉字动态视觉化设计研究[D]. 湖南大学,2015.
[5] 肖雨烟.对外汉语中的汉字部件分析与部件教学法[D].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6] 李旭萌.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部件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 才智,2020(13):171.
作者简介:董玉萍(1997—),女,汉族,山东费县人,学生,学历:2020级在读研究生(学号2200730),单位: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