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乐乐中学 海南省 乐东黎族自治县 572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课程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在高中阶段教学中,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生物学核心素养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即由原来重视知识的传递转向注重人才的能力培养。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要以评价为推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真正将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灵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引言
为促进课程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潜能、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在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提升素养的评价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文章提出,教、学、评是一个整体,在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需遵循目标与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对象需关注学生与方案的融合性,评价策略需关注实施与过程的发展性原则。另外,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只是主体不同,但都在课堂这个场域中通过与课程的相互作用持续地处于评价过程中,并在教、学、评一致性中实现评价的育人价值。
1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现存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下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仍有许多教师固守传统自上而下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单向讲解知识的形式虽然便于学生理解,但却忽略了学生多元化的思考。事实上,学生也应对教学知识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传统的单向传授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环境下学生们多元化的思想。另一方面,还有许多教师在课程讲解中只重点讲解考试中的重点生物知识,过于关注课程进度情况,机械地推进教学,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功利化的心态对待教学任务,认为教学成果只简单体现在成绩上,而忽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不利于激发其对生物学习的长期兴趣。
1.2学生没有兴趣参与生物实验
高中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因而许多学生对于实验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在课堂上也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有些还对参与生物实验活动产生了抗拒心理,或者只是为完成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而按部就班地参与实验活动,而很少主动思考实验过程,更不会主动探索新知识。
2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科学实现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在学生层面,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情况提供反馈,在形成生命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师层面,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检验与改进教学行为提供依据,在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上,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有效的学习活动平台。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深化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确教和学中有待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与生物学核心素养有效整合的策略
3.1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不同的学生的先天素养和自己及家人对自身发展的期望是不同的,教师在设计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力求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合理改善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育教学评价指标要具有差异性,切不可一刀切,不可一锅烩。尊重和保护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懂得创造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机会,,并尽一切可能创设合适的梯度思维平台。一般来看,在高中生物课堂学习中,男同学的理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强,女同学则学习较为勤奋,基础知识更扎实,知识细节把握得更好一些。
鉴于男女同学在高中生物学习方面的能力特长的差异,在进行分组实验时,要尽量保持每组的男女生比例相同,以确保合理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认同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价值,他们才会有继续参与探究活动的欲望,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3.2课堂教学评价的衔接
由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相对抽象,所以经常是隐含而非彰显,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它通过教学活动外显变得可以评价。初高中阶段生物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逐渐提高标准的。因此,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要顺应这一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检测、考试等终结性评价,还要把表现性评价也纳入评价的范畴。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表现,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表让学生自己进行即时、全面、客观评价。例如,基于学生自我表现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行为方式、情感因素、思维方式及生成状态)、评价方式、评价等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以评价内容中学习态度为例,评价内容可以设定为兴趣浓厚,主动参与;认真思考,虚心请教;能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评价等级分为A(积极、热情、主动)、B(积极、热情但需要他人督促)、C(一般,有敷衍情况)。根据不同的课型、知识内容等可以对评价量表进行调整。
4高中生物教学评价模式的优化策略
4.1多元化的评价角度和方法
学生生物成绩的高低并不是判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好坏的依据。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还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实际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掌握。在评价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找出生物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对生物教学流程进行优化。
4.2明确教学评价标准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生物活动表现的评价。由于高中生的生物能力有限,对相关理论知识与生物实验技巧并没有完全掌握,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生物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生物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生物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等进行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对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将轻松、幽默的语言与当下流行的生物知识相结合,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评价引导与激励学生,使其能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结语
综上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在实际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的来说,现代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课程变革,从而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生物解生物知识。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也要积极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善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谭永平.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的高中生物学新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9,11(433):104-109.
[2]林玉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130-131.
[3]杨淑萍,马伟琴,刘阳.微型课程:实现初高中生物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新途径[J].生物学教学,2015(10):31-32.
[4]王梓叶.论有效评价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化学教育研究,2020(02):145-146.
[5]林乐怡.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导入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0(05):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