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斌
福建省晋江市慎中实验学校 福建省晋江市 362271
摘要:初中生物在知识特性上,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而探究性试验教学的实施,则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需要,也可切实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创新意愿的发展。而且,初中生物试验中探究教学的践行,可以为学生自主探析生命现象、充分认识生命规律提供铺垫,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获得创新能力的强化。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时,应以探究教学开展为载体,切实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态度、质疑精神、反思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探究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形成新能力,产生新观点,以切实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强化。为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夯实基础,提供铺垫。
关键词:初中生物试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探索
初中生物试验的开展,可以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进而在独立思考、判别探究、体验感知中充分理解生物内涵,获得认知迁移与素养塑造。而且,现行初中生物教材中所选入的很多试验,都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更利于学生在探究基础上获得创新能力的强化。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更是对新课程、新课标思想的深度践行。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初中生物试验教学现状,教师应加强对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搭建更多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创建、创新的平台与机遇,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自主创新、敢于探索,就自己在生物学习中产生的一些新的观点、想法、思想等用实验予以验证。在不断创新实验方案、实验器材、实验路径、实验手段上获得创新能力的切实增强。以克服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片面、单一认知,实现对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而且,随着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慢慢获得强化,更利于其完备意识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优化实验探究路径,让学生在发展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学生的个性特质普遍较强,且更喜欢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参与生物实验,获得认知发展。而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时,应以发展兴趣为出发点,尽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生物实验。并引入一些辅助性探究议题、活动、资源等,让学生在借助所学生物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提升认知能力中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弥补认知缺憾,提升认知能力、拓展认知视域。将自己的对生物的热爱倾注于实验探究领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中探寻创新方案,获得创新意识、能力、精神的强化。例如,在开展《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这一实验探究指导时,教师可以在适当点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植物来自制一个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所选物象细胞,识别并画出该植物细胞的结构。由于实验探究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且实验材料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所画出的细胞结构自然会出现一些差异,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与兴趣,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自会得到切实实现与充分强化。
二、改进实验探究方式,让学生在协作互助的过程中增强创新能力
很多生物实验的开展,由于时间夸大较大,且涉及的器材、试剂、材料较多,以致仅仅依靠一个人的探究,势必难以确保其顺利、高效、充分推进。据此,教师可在又必要的情况下,就实验探究的方式予以改进、优化、延展,在实验中顺势引入合作学习策略。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实验探索,完成实验任务、达成实验目标,并在相互之间的认知互补、思想碰撞、情感交互中参与至实验观察、判别、分析,以在发展学生协作互助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的基础上促进其创新能力增强。而且,随着学生相互之间合作的深入,其彼此之间思想、认知、情感的交互也会更为充分,很多新的想法、观点、认识等也会逐步确立,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开展《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验方案、目标、流程等,精细分工、互相合作,完成整个实验中的取洋葱鳞片叶并撕取表皮、用纱布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显微镜对光、制作临时装片等操作。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实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相互配合中研究出如何完美撕取洋葱鳞片内表皮、什么角度的显微镜观察最为合理,如何盖盖玻片不会出现气泡等等问题。并在实验完成后,继续交流实验中的一些新发现、新认识、新想法等,开展实验总结,来提升实验探究效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三、拓宽实验探究路径,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视域内培养创新能力
选入初中生物教材的很多实验,都比较经典,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但是,很多实验探究的开展,离不开理想条件的保证。尤其是实验中涉及的一些材料等,并非能够轻易获取。这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必须切实强化对实验路径、材料、工具、方案的创新与改进,进而让学生在紧密关联自身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以确保实验现象更为明晰,实验结果得以保证。而且,学生在改进实验的过程中,其创新能力也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切实提升,更便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了解、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探究的开展。例如,在进行《观察叶片结构》实验中,因为教材要求使用的菠菜叶存在切片不易操作、组织容易被破壞等问题,并非实验的最佳材料。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植物叶片,对实验材料进行创新。并用菠菜叶和自主选取的叶片分别进行实验,比较两次实验的操作难易程度及实验效果,总结原因,进而得出结论。在次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了开掘,促进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
四、结论
总之,初中生物试验探究教学的开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且更利于对课改理念的践行与课标要求的落实,进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创新、在创造中再探索,使生物实验的开展形式、实施途径、落实手段更为多元、丰富、科学、精细。同时,随着学生探究意识、能力、素质的逐步确立,其参与生物探究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自会获得充分发展,既拓宽了其认知视域,又丰富了其认知体验,更提升了其认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建立探究教学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利于对生物试验育人价值的凸显,为学生更好参与生物知识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提供铺垫。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开展中,应切实关注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并结合具体实验目标,预期实验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展探究与实践、创新与创造的机会。以引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认知发展,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与完备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夯实基础,使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开展,向着高质量、多元化、丰富性视域而迈进。
参考文献:
[1]朱寿荣.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126.
[2]侯志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18(17):75.
[3]王智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05):58.
[4]李晓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6(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