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张道容
[导读] 本文主要论述了故事教学法,这种符合小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
        张道容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三小学,重庆 402285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故事教学法,这种符合小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从应用原则和应用路径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小学生
        引言: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旺盛的精力,但是他们只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坚持探索,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自然也就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教学法,把英语知识与故事结合起来,创建出各种故事情境,利用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精彩十足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的人物情感,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来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一、应用原则
        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主要以故事情境,或者故事活动的形式来实现,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故事中对单词、语法进行学习,对语言理解能力进行锻炼,对表达复述能力进行培养,对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提升,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有着较好的实践作用,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趣味性原则和生活化原则。
        以生为本原则,就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故事的选择和设计,都以学生的视角和学习需求出来,来选择和设计,故事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要简单易懂,不易过长,便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使学生在听故事和演故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趣味性原则,就是故事要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要迎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设计故事,故事不仅要具有教育性,还要具有趣味性,否则学生不感兴趣,不参与教学活动,教育性根本就无法实现,要注意多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新鲜有趣的故事,或者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故事,教师平时要有意识的积累一些趣味小故事,然后结合教学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的呈现。
        生活化原则,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本身就围绕着学生生活中的应用来展开,而且就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阅历、知识经验来说,也只有生活化的故事,才更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接收,更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时,要坚持生活化原则【1】。


        二、应用路径
        2.1创设故事情境
        在应用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营造故事的情境氛围,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出故事情境,比如多媒体上的音频、视频和图像,比如生活资源和教具,比如教材中的插图等,使故事更加的生动,让学生产生身临时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融入故事的情境氛围中,更深刻的感悟英语知识,并以这种深刻的感受和生动的情景,在记忆中存储相应的英语知识。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搜寻自己所需要的故事,也可以利用教材、英语绘本中的相关小故事,还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来编故事,形式较为灵活。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本身词汇量非常有限,在阅读和倾听英语故事时,常常会遇到生词,这时就可以结合故事的图画情境,或者语言情境,来对生词的意思来进行猜测,对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在经过自主的思考后,教师在明确生词和语句的意思,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以现行的英语教材来说,每单元中都会有Story time,通过配图来辅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对话的意思,这种形式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英语绘本的形式就更加丰富多彩了,英语绘本的画面更加优美,故事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节也较为生活化,穿插着简单的语句,使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就可以猜测出故事的情节,在完成绘本故事的阅读后,牢牢的记住了其中的语句。教师可以找到适宜的绘本故事,然后通过投影仪投放到屏幕上,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绘本故事的阅读,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绘本故事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兴趣培养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选择一些本身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内容,不必再依赖于绘本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但是可以通过音乐和图像等,进行氛围的渲染【2】。
        2.2开展故事相关活动
        现代的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因此仅仅创建故事情境,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和表达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故事方式,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也可以通过纯语音的故事形式,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在故事的聆听活动中,感受英语表达的语调、语感、语速等,进而在学生的朗读和口语表达中,形成自己的语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听力能力,可以同步实现语言的接收和理解。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故事的活动,使学生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表演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这种故事活动,可以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故事活动中,并使学生在参与和表演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的知识印象。进行故事表演,学生需要准确的理解故事情节和对话,还需要具有较好的表现力和心理素质,学习语言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敢于表达,只有在不断的表达中,才能发现自己的发音是否标准,语法是否正确,交流是否流利,故事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营造一种大胆参与、大胆表达的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3】。
        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讨论活动,或者故事改编活动等,使学生在完成了故事的阅读理解后,可以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对于故事的观点,或者就故事的情节进行改编活动等,从而实现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束语:
        故事教学法,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求,创建出各种故事情境,也可以组织各种故事活动,使学生在故事引导下,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虹[1],.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1,(8)
[2]尹芳欣[1],.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0,20(9)
[3]杨晓芳[1],.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