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丽丽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中学 (678017)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各学科教学领域,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媒体教学为实施教学改革增添了活力。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化静为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情景交融,激发求知欲;构建学科体系,培养综合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虽然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但在应用中也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素质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道德与法治教学? 必要性 作用和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和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道德与法治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幅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能够更直接更现实地呈献情境,让学生能够看到实际发生的人和事,能更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空洞的政治说教为现身说法现实呈献为背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去领悟去感受,对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提高认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一)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而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为我们开辟了新思路、新途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四)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道德与法治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单凭课堂上教师讲,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板书、做图的时间,大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功效。而传统的教学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从而节省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发挥,做他们自己?爱做的事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发挥交互作用,转变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条件,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控制学习步骤,还可以反复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
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很多教师不自觉地走进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应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既不是一种全能的媒体,也不可能代替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教学中应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该用则用,用得适度,用得合理。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也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表现形式。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让课件充当主角,完全抛开教师的释疑解惑的作用。反而会使教学效率相对降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学媒体的使用不能将师生关系演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媒体发挥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解说和示范中展示出来的教学基本功等富有生命力的因素是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满腔热情的情感下,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下使用教学媒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坚持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现代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不应喧宾夺主,应注意教学手段运用的适度和简捷。
(二)内容要科学、实际
信息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应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而服务的。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服从实际教学需要,切忌哗众取宠,忽视实际效果。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制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应围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课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同时多媒体能使教学信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适时、有效,这样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进教学实效的作用。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作用和问题,才能真正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进教学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网《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
2、《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