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化土壤 涵养校园气质——孝感市玉泉小学北京路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买吉庆 胡杰
[导读] 校园是文化汇聚和传承的地方。
        买吉庆  胡杰
        湖北省孝感市玉泉小学(北京路校区)
        校园是文化汇聚和传承的地方。文化不仅为青少年接受教育和个体成长提供了土壤和环境,它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影响到教师群体、学生家庭和全社会。北京路校区是在原有玉泉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刚刚实现自主管理。因此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总的目标要求是“传承与创新”。
一、让玉泉文化成为延续,增进办学思想的厚度
1、孝馨校园以文化人。学校在新建校园文化环境的时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结合学校特点,延续多年锤炼出的‘人品如玉 知识如泉’的校训、‘仁爱 诚信 好学 尚美’的校风,以“璞玉”作为学校的精神意象,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学校三栋教学楼取名为“觅玉、集玉、成玉”,分别为“寻找、锤炼、成就”之意。多功能楼命名“琢玉”,意为“玉不琢不成器”,在校园琢玉楼大厅显著位置树立多字体“德”字,意为厚德载物、立德树人。同时校园布局园林化、科室装备标准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校园场地绿硬化、墙壁走廊育人化、厨窗专栏知识化,漫步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徜徉廊道“生命安全”、“自然科学”两大主题教育长廊,凸显出教育重点和生态。莅临风雨操场打造开放式“快乐读书吧”,让书籍随处可见,使阅读成为习惯。登楼梯绿植垂蔓点缀,手工书画作品入眼帘,俨然一座小小艺术展览馆。教学楼间开阔处名为“德园、智园”,地面镌刻经典文句: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景点和校园文化相得益彰。校园整洁、优美,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孝养管理以文润教。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校管理,提升我校教学质量,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规范的育人环境,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我校作了如下“四项坚持”:一是坚持建好校内主阵地。学校建立了孝正文化体系,为学生德育立魂塑形。凝练出了以“孝正”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将弘扬孝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常规教育有效融通。通过孝正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让学校的“孝正”文化真正融入每一个学生心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真正地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时,统筹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中大力开展“孝心孝行”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孝德修养。二是坚持整合资源,孝感有丰富的孝文化资源。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学校因地制宜,发掘本地优秀文化,统筹各方力量,用好本地文化资源,发挥资源最大功用,形成强大的文化育人合力。三是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多年来,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课堂、家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孝文化建设模式,学校以参入国家级课题《传统道德孝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建设融合与创新》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校能“知孝懂孝”,在家能践行“孝心孝行”,在社会能“崇孝评孝”,把孝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校内校外践行。四是坚持落实评价机制,是推动孝德教育长久开展的动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入了具有孝感地方文化特色的“孝心孝行”板块,每学期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孝行月”活动,借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孝德教育。


二、让社团文化成为载体,增强校园生活的亮度
        我校着力培育精品社团,让学校文化理念在社团活动中生根,同时,提出要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一种乐器,至少参加一项社团活动。组建社团,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学生社团活动的参与要尽可能实现全覆盖,有学生人人参与的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建设和完善多种多样的社团组织。二是主体性原则,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人,引导学生从自身兴趣、特长、技能、爱好出发,体现自我个性,展现学生在社团活动的主体性。在学校共组建有器乐、合唱、朗诵、美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等20个社团。为了保证社团的有效性和系列性,把社团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依托青少年体育艺术俱乐部开展。从校外聘请有资质、有特长、有名气的专家授课,让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任助教,做到教学与管理相结合。定期组织所有社团教师积极探索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多种有效途径,开展社团教师沙龙。为了全面落实社团活动课程内容,改变少数人受益的局面,对一些精品项目采取普及与提高同步的措施,做到点上开花、面上普及、全员参与,让更多的学生享受社团活动的快乐,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基。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校提供不同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精彩与进步同在。艺术方面每周在儿童剧场进行才艺展示,每月进行月周冠军展示,期末进行精品节目汇报表演,评选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社团。体育方面每年都进行“校长杯足球赛”、“校长杯篮球赛”。美术方面每学期进行一次校园书画作品展。打造“六一”、“元旦”艺术节平台,让更多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参加省市区的一些比赛,给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2017年中国舞蹈团参加孝文化艺术节开幕式,2018年吉娃娃舞蹈团参加黄鹤美育节艺术展演,2018年啦啦操社团亮相孝感春晚,小主持人社团参加2019少儿春晚,叮咚合唱团连续三届获市一等奖及第六届合唱节“最美和声”奖,器乐社团成为全省中小学德育年会开幕式主题活动、小篮球获全市比赛第三名、乒乓球获全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三等奖。
三、让家校文化成为新举,增加合作育人维度
        教育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它需要家庭与学校紧密的配合。为了更好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生,在教育教学方面收到更好的效果,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成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的组建,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目标,参与学校管理。通过与家长学习相关家教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每学期结合学校实际和需要,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深入学校,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通过面对面交谈,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意见、建议和要求,也使家长及时掌握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同时,学校还根据家长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开设了家长社团:“好爸爸篮球俱乐部”、“叮咚好妈妈合唱团”,“妈妈咪呀舞蹈团”,家长在校参加社团既增强了家校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也营造了一个共助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成立了“爱家委护学岗”家长志愿者准时轮流上岗,指挥交通,维持秩序,保证车辆的即停即走;疏导学生与家长,保证斑马线上的有序通行;搀扶车辆上孩子下车,保证孩子们安全着地。暴雨里,烈日下,严寒中,他们默默地坚守着,无私地奉献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撑起了安全的保护伞,给孩子们铺就了一条安全的上学之路。每个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每个家长身上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充分挖掘到了这一宝贵财富,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家长课程蓬勃开展。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的工程,有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完善的过程。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品位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虽然我们建校时间短,但我们会坚持全面学习,理性思考,不断探索,积极创新,让校园的每一片空间都呈现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校的文化建设百花争艳,为孝感教育的发展营造局部春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