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琪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
【摘 要】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互信互容的利益共同体。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俄关系已经走过70余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携手走向复兴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两国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1
【关键词】 俄罗斯;高校;校园文化
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交流频繁,合作办学也初具规模。两国高校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也形成了各自的校园文化。通过对俄罗斯高校校园文化的分析,在寻找差异性的过程中探寻中俄校园文化融合的契合点和可能性,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俄罗斯高校校园文化的养分,为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国际教育合作提供参考,促进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助力办学质量的提高。
1.校园文化的含义和作用
1.1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文化现象的一种,校园中的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人们通常将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而狭义的校园文化是在校园文化氛围的依托下所反映出的校园思想精神特征。2
1.2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提升师生素质的有力保障。校园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不单单依赖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更来自于课堂外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奉献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既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更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校园文化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3校园文化与学生紧密相连,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在综合教育功能、能力培养功能和心灵陶冶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4
2、浅谈俄罗斯高校校园文化
2.1俄罗斯高校的艺术与体育文化。
《天鹅湖》、《胡桃夹子》、《在伏尔加河上》、柴可夫斯基、列宾,这些名冠世界的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皆来自于俄罗斯,可以说在歌剧、绘画、芭蕾、交响乐等艺术领域,俄罗斯贡献了世界级的文化珍宝。俄罗斯高校的校园文化中艺术欣赏与审美培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通过向学生免费发放或折扣购买当地剧院票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经典艺术节目;通过举办歌剧艺术节,交响音乐会,大师绘画展览等推动艺术活动走进校园;在校园建设装饰中采用名家名画,经典雕塑,艺术品陈列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师生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
俄罗斯是世界体育强国之一,其人民热爱体育运动与尚武意识的社会氛围也对高校校园文化有着深刻影响。
走在俄罗斯高校校园,会发现单双杠等体育设施的周围总是人头攒动,暗自比拼与较量每天都在上演;非体育专业院校也会开设健身、网球、游泳、橄榄球等体育课程,通过体育课的设立较为专业系统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竞技水平;高校定期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校园竞走比赛、校园马拉松比赛等,营造热爱运动崇尚体育精神的校园氛围。
2.2俄罗斯高校的城市与校史文化。
“你来自哪个城市?”“你的城市多少岁了?”这是俄罗斯教师十分喜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俄罗斯高校文化的形成与当地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繁荣紧密相连,在俄罗斯的“城市日”活动中,部分高校师生会通过大型的徒步游行,文化演出应援等形式,高举高校与城市徽标旗帜进行庆祝,城市的精神品格已经与高校文化血脉相连。
俄罗斯高校普遍设立校史馆提供校内师生与校外人员参观研习,同时校史文化也会在教师的课堂讲授,校史文化活动中展开;部分高校通过设立校史文化雕塑,长廊展览,栽种友谊树等形式,将校史文化浸润到校园生活之中,成为俄罗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俄罗斯高校的民族与爱国文化。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民族一百九十余个。各民族学生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质与民族文化,既独特又和谐地融合在高校大环境之中,在校园文化中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俄罗斯大地,也是其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在俄罗斯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保持原有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普京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按照俄罗斯政府提出的整体规划,遵循每五年颁布一部《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的统一部署,以“体系”搭建的战略思维强势推进,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指向明确、阶段任务清晰、实践措施精准。5俄罗斯高校纷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系列校园活动,以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稳定社会,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与爱国情怀。
3、俄罗斯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与启示
3.1提升校园艺体文化培养氛围与比重。
中华五千年文化诞生了无数艺术瑰宝。建议能够加强与当地艺术团、剧院、博物馆、学生体育赛事组织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着力提升校园的艺体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审美志趣,打造体魄强健,灵魂丰满的高校师生形象。
3.2加强浸润式城市与校史文化宣传手段。
在校园建筑、基础设施以及装饰设计等硬环境建设方面,将当地城市文化与校史文化有机融入到师生学习、生活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以不经意的“细小”浸润到校园文化的大熔炉中,促进高校精神品格的凝聚与综合实力的提升。
3.3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园环境。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阵地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以师生喜闻乐见的爱国文化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将经典历史、民族传统、时代精神有机融合,打造为国立志,爱国求真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新时代 新典范 新航程——写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新华网[引用日期2019-10-03]
2.韩娇娇. 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4.王海平.浅析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农家参谋,2020(09):223+252.
5.雷蕾.普京时代俄罗斯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二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1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