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教育与高职党建工作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李雅茹
[导读] 在建党百年之际
        李雅茹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51
        摘要:在建党百年之际,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成为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促使学生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奋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思政课程教育通过课程教学形式为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思政课程教育与高职党建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对思政课程教育与高职党建工作的融合进行分析,明确有效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思政课程;高职;党建工作;融合
引言
党建工作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建党百年强化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全面认识党的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激励学生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党建工作与高职院校中的思政课程教育都是将育人作为根本,其在内容和目标等方面联系紧密,同时在新时期党与国家繁盛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二者的融合,在其基础上创建完善的、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将党的思想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心中,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政政治水平,更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一、思政课程教育与高职党建工作的关联性
(一)思政课程与党建工作在目标和内容上相一致
思政课程与党建工作都是关于思想和政治的指导工作,其在目标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通过思政课程教育与党建工作的推进,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思想认识和政治理念。在目标上,思政教师通过课程教育旨在强化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规范引导其正确认识政治政策与政治事件,塑造政治理论素养。而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其目标也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优化学生的道德修养,二者都力求通过多种引导方式让学生健康成长。另外,在内容上,思政课程教育基于课堂理论教学开展育人,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多种理论内容的教学,从理论把握正确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党建工作的教育形式则比较广泛,如实践、宣传、文化氛围等,都是其培育党员的实践途径,并且在教育中也要求党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作指导,了解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党员道德品质与修养的塑造。
(二)思政课程教育促使党建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思政课程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通过思政课程教育活动的实践,有助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通过在高职院校构建基层党组织,让优秀学生参与党组织工作,担任相应的基础职务,能够在校园中对集体生活的其他学生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以模范作用、榜样作用带动周围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不断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党建工作当中。如此所开展的党建工作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易于育人功能的落实,随着参与学生的增多,党建工作的教育规模也得到扩大,从而推动其顺利开展。
(三)党建工作为思政课程教育丰富理论基础
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范围相比于思政课程更加广泛,因而可以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的先进性。

高职院校学生尚未完全步入社会,其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思政教育中融合党建工作,以丰富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在接收信息时的警惕性,防止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而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思政课程教育与高职党建工作的融合路径
(一)提高校党委领导对融合工作的重视
校党委是党建工作的主要领导者,若想做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则必须提高校党委领导对融合探索工作的重视,发挥其管理职能作用统一领导学校相关部门落实职能任务。设立党建工作与思政课程教育协同育人的管理部门,由党员和思政教师组成融合探究的新工作队伍,研究党建工作与思政课程的契合点,从而开展协同教育引导工作。为进一步确保融合工作的开展有效性,校党委也需积极组织相关性人员进行思政理念与能力培训,促使其从内在逻辑把握二者的融合关键点,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切实做好思政课程教育与党建工作的高度融合。
(二)创新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新教学模式
融合思政课程教育与党建工作需低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把握有效的融合方式实现二者的相互贯通,并获得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思政课程教育中积极融入党建工作的元素内容,如引入新的理论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党在发展过程中的方针路线、政治政策等,同时结合最新的政治局势、先进的人物事迹等丰富思政课程,提高思政课程教育的感染力,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另外,思政教师与党员可以共同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思政教学,邀请具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或者政治理论研究学者等优秀代表,在讲座会谈中近距离为学生解读思政理论内容,并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以创新形式开展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其融合教学效果。
(三)构建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要根据思政课程教育与党建工作的一致性开展教育方面的深入研究,构建完善的且具有针对性的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获得思想观念的正确指引,并实现全面发展。思政教师与党建工作人员可以与学校其他部门共同开发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信息资源平台,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打造学校教学数据库,将各种各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储备其中,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且通过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这不仅可以达到更高效的育人效果,而且还扩大思政课程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影响性,培养高职学生的政治素养与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代建党百年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应积极做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高校党委领导对融合探索工作的重视,创新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与新方法,构建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提升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修养。
参考文献:
[1]齐君.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作家天地,2021(11):105-106.
[2]熊耀林,禹旭才.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互构性治理的视角[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2):14-19.
[3]张勇,郭亚玲,李琳.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1):93-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